第四十二章、大家坐下来开个会吧!(中)
更让人唏嘘的是,高建国的老婆是在驻地找的,因为高建国一心扑在部队,老婆早在多年前就在外面有人了,两人感情也是名存实亡,高建国很快就因此和老婆协议离婚,儿子跟了自己,老婆投入到姘头的怀抱。最要命的是,正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不久之后,高建国的儿子又得了绝症,高建国为了替儿子凑手术费,连房子都给卖了,可还是不够,只好四处借钱,最后借到了李明这里。刚刚靠卖古董赚了一大笔的李明,二话没说就帮着高建国把手术费给交上了,还帮着高建国还清了之前的债——从此之后,高建国就成了李明最得力的助手,心甘情愿地给这个昔日的部下卖命。
然后,远东公司另一位主管军事的常务董事宋涛,同样有着一段颇为坎坷的出身经历——他是京城某个红色豪门家族的私生子,因为十五岁的时候母亲去世了,他这才被他父亲接回了北京。然而,那个家族的人虽然勉强承认了他的身份,但心理上还是接受不了他,让宋涛很是吃了些白眼。他的父亲对宋涛也没有什么感情,而宋涛那个年龄正是叛逆的时候,所以他对那个大家族也没有多少认同感。
因为宋涛在京城里天天惹事,他父亲就把宋涛送到了部队,没想到这家伙到了部队竟然如鱼得水,一路混进了特殊部队,跟李明成了战友。可惜宋涛从军之后还是爱惹事,后来竟然把自己的领导给打了,于是就被强自退役复员。回到地方后,宋涛并没有去他父亲给他安排好的单位上班,而是一个人跑到非洲当起了雇佣兵,开始了一段惊险而刺激的人生……但是,在享受枪林弹雨、硝烟弥漫的沙场人生之余,他也忍不住有些遗憾——这个单调而乏味的世界,已经不再存在什么天翻地覆的革命形势了。无论他在那些经常被人忽视的落后国家战场上做了什么,都难以赢得什么名声,更不可能让这个世界发生什么改变。
所以,为了创下一番更加轰轰烈烈的事业,开创出一个新的世界,他就兴冲冲地来穿越了。
还有一位主管民政的常务董事王和,原本也是体制内的一位领导于部,从基层一步步的走上来,一度炙手可热、意气风发,活跃在关键的岗位上,甚至出现在新闻联播的画面里。但宦海沉浮,总有起起落落,曾经是政坛之星的王和,因为高层的政治斗争和个人的经济问题,在几年前差一点落马进监狱。
总的来说,由于这次的事件从一开始就已经“上达天听”,惊动了中南海,所以在高层关注之下,政府方面的应对措施基本还算谨慎得体,至少没有冒出个什么专门帮倒忙的脑残官二代,一开口就打着国家利益的幌子,趾高气扬地给对方罗列罪状,勒令对方做这做那,最终激化矛盾,把事情搞得没法收场……然而,虽然这份通牒的措辞还算恳切,基本没有什么威胁和斥责的话语,但李明对此还是感觉有些抵触。
而这也是海参崴远东公司的绝大多数穿越者,对眼下此番突变的一致观感……
※※※※※※※※※※※※※※※※※※※※※※※
作为一群主动告别旧世界、开创新人生的冒险家,海参崴远东公司这些退役军人出身的穿越者,虽然不同于那些数典忘祖、投靠西方的“民主斗士”,从本质上来说应该还算是爱国者,但由于各种原因,也基本上都对原来的世界没有太多的留恋和羁绊——否则他们也不会选择抛弃过去的一切,到明末重新开始了。
比如说,作为时空门的发现者和远东公司的老总李明董事长,在穿越到明末之前是个孤儿,十七岁参军,因为各项军事素质优异被选进了团特务连,当年就在集团军的侦察兵比武中获得了三个单项第一。他也被选拨进了集团军的特战大队,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成为了特战大队的训练尖子。
在最危险的时候,他把老婆和女儿送到了国外,而且还跟早就与他没什么感情的老婆离了婚,结果最后他只是被发配到了一个冷衙门,前妻却改嫁了个洋人,有了新的家庭,女儿也在国外结婚生子,只剩下他孑然一身的呆在国内,家里门可罗雀,在仕途上也没有了翻身的可能。
郁闷至极之下,不愿意继续在冷衙门里虚度时光的王和,在一番犹豫和挣扎之后,为了给自己的后半生找到一点意义,不在蹉跎中慢慢老去,终于也踏上了穿越的道路,企图开始人生的第二个起点。
后来,李明又进了军区特战大队,在全军的特种兵比武中屡获殊荣,也引起了军方的重视,随后被选拔进了总参直属的一个特殊部队受训丨又被派往非洲,南美,中东,东南亚等国执行特殊任务十余次,多次立功,但也多次负伤,最终由于一次事故,退役复员回到了地方,跟一位战友合资开办了一家机械厂。起初这家小机械厂的生意倒也红火,可是没过多久,李明却被跟他合资的那位战友设下圈套摆了一道,不仅被骗走了一大笔钱,还欠了一屁股的银行贷款没法还上,害得李明一时间万念俱灰,差点要自杀。
幸好就在这个时候,一扇通往明末的时空门在他面前悄然打开,并且在门的另一头,赫然就是一座金碧辉煌的宝库……穷疯了的李明立刻动手,把库房里的金银珠宝、古董珍玩统统搬了个精光,然后将其中绝大部分珍宝拿去出售换钱还贷,同时赚取穿越事业的启动资金。少数具有考古价值的国宝级珍品,其中包括十几件元青花,几十件宋代五大名窑的珍贵瓷器,还有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和善本书籍,则被有节操的李明同志通过在国外找到的一个代理人公司,全都无偿捐献给了国家故宫博物馆,一时间在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甚至很多考古界争论多年的学术问题,也因为这一大批历史文献的出现,随即迎刃而解。
由此可见,一方面,李明为了实现壮志而决心告别原来的世界,但对党和国家并没有什么敌意。另一方面,作为一位怨气很大的社会底层失落者,他同样也对国内某些“人民公仆”的嘴脸腻歪到了极点。
除了李明之外,海参崴远东公司的其他实权高层领导,也都是差不多的情况。例如作为第二号人物的军事委员会主席高建国,曾经是李明的上级,生在贫苦的农村,十五岁就出来当兵了,从一名普通的战士,成为全团全师的训练尖子,后被破格提于,保送到陆军学院,毕业后历任排长、副连长、连长、团作训丨股长、营长、师作训丨参谋,团副参谋长、参谋长,副团长,一路步步高升。可他自从转业回到地方,就混得不如意了——因为没门路,被分配到了一个小机关的冷衙门,做了一个毫无油水和前途可言的处级调研员。
——总的来说,高建国是一位真正的军人,只是生错了年代,只有在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他这样的人才会有纵横驰骋的疆场。而在和平时代,他那样的性格,回到地方必然和这个社会格格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