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2章 专案组
“中央安排他过来的目的是什么?不言而喻,他是来吉北省改变我们现有的状况的,也就是说,虽然吉北省这几年经济发展的不错,可是,中央对此是不满意的,因为吉北的经济发展状况在全国还是比较落后的。
“可是,郑省长来了吉北省快两年了,又发挥了多少作用呢?吉北省基本上还是按照原有的轨迹按部就班慢慢悠悠的发展着,你难道还看不出来这是为什么吗?
“根本原因就在于乔书记在吉北省根基太深了,郑省长想做一点点改变都非常困难,并不是乔书记不配合,而是因为惯性,或者称之为惰性。
“别说郑省长只是二把手,就算把两个人的位置互换,恐怕郑省长也难以有所作为。
“第二,全世界都看得出来,我们国家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求变革、求发展,这是绝大部分国人的共识,从上层看,上自最高首长,下到馨语的父亲,这些领导的观念基本上是一致的。
“一个公司是这样,那么一个地方的官员呢?公司形成这种局面难道是老板的责任?显然不是,地方形成这种状况难道是地方主要领导的责任?当然也不是。
“这里面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我们无从追究责任,但是,是不是可以改变这种现状呢?
“记得一位国内著名的企业家,早些年曾经做过这样一件事,企业规模做大以后,刚开始一起创业的那些弟兄们因为思维已经跟不上新兴企业发展的需要,越来越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
“然而,企业的产权不明晰,他又无法决定企业的股权分配,他就想出了一个办法,拿出一部分虚拟股份分给这些元老们,让他们享受到比在职得到的还多的经济利益,然后光荣的退休。
“这让我想起了赵太祖的杯酒释兵权,非常人性化的一种做法。大哥,你说会不会有人也想到采用这种方式解决问题呢?”
“还有那些看似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却还有着庞大影响力的建国初期的老领导的后代,这些人秉承着先辈的遗愿,大多数人是有着很深的爱国情怀的,他们对现任领导的变革想法是持支持态度的。
“现在,唯一阻碍变革的是什么人?是那些既得利益者,是那些把持着庞大国家资源的中间层,他们是改革开放之初制度不完善的直接受益者,我想这些人也包括一些中央和地方的一些实力派。
阎涛的话说完了,云峰陷入了沉思。
尽管阎涛说的很朦胧,很隐晦,可是云峰听得很认真,很仔细,他知道这个妹夫不是平常人,他不会在这种时候和他胡扯一些毫无关系的话,他只是阑尾动了手术,脑子并没有坏掉,那么他说的这些是什么意思呢?
足足过了有半分钟,云峰把阎涛的话从头回忆了一遍,心里不由一动,张口结舌的看着阎涛,又过了半晌,才将信将疑的问道:“涛子,你的意思是说乔书记会离开吉北省?”
阎涛轻轻点了点头:“大哥,你是当局者迷,你在乔书记身边工作的太久了,对他的为人和能力有一种下意识的崇拜,这可以理解。
“但是,我现在要提醒你几件事,第一,郑光远省长曾经是沿海发达的副省级市的市委书记,那个发达城市有省长摇篮的美誉,从那里走出的官员,现在都在重要岗位上,他到吉北省来单纯就是做两年太平省长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