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少姝的山水 > 第39章 鸣谦是吉,鸣豫是凶

第39章 鸣谦是吉,鸣豫是凶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敷粉施朱:敷粉,也叫著粉,相当于现在化妆前的涂粉底;中国妇女使用妆粉至少在战国就开始了,最古老的妆粉有两种成分,一种是以米粉研碎制成;另一种妆粉是将白铅化成糊状的面脂,俗称“胡粉”。因为是化铅而成,所以又叫“铅华”,也有称“铅粉”的,两种粉都是用来敷面,使皮肤保持光洁。关于米粉的原始制作方法,在《齐民要术》里有比较详细的记载,是用一个圆形的粉钵盛以米汁,使其沉淀,制成一种洁白粉腻的“粉英”,然后放在日中曝晒,晒干后的粉末即可用来妆面。由于这种制作方法简单,所以在民间广泛流传,直到唐宋时期,人们制作米粉,仍然采用这种方法;至于铅粉的制作,汉代以后,多被吸干水分制成粉末或固体形状,由于质地细腻,色泽润白,并且易于保存,所以深受妇女喜爱。)

(施朱:打底后的“施朱”,即在脸颊上施以一定程度的红色妆品,如胭脂,进而使面色红润,相当于现在的涂腮红。战国时期楚国文学家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中,就有“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施朱的画法也是别出心裁的,手法不同,效果各异。如唐《妆台记》记载:“美人妆画,既敷粉,复以燕支晕掌中,施以两颊,浓者为酒晕妆;浅者为桃花妆;薄薄施朱,以粉罩之,为飞霞妆。”)

老店家不停地点着头,表示少妍这一套行云流水的妆法再正确没有:“两位姑娘本来气色鲜艳,再涂上我们家的脂粉,活脱便是仙气飘飘的小美女啦!”

说得姐妹俩前仰后合。

少妍心思一动,大胆地望向老店家眼里:“您老倒是给我们说叨说叨,世人眼里的美女都得长成什么样儿?”

来人是一位满脸起褶的瘦小老头,眉眼弯弯,对熟客热络的态度恰到好处。

少姝打量着他,光是看此人的外表打扮,很难想象与绮丽多姿的香粉生意能有什么关联。

少妍像是明白妹妹的心思,特为引见道:“少姝,老店家手艺高超,他制的香粉绝对是城中上品呢!店家,这是我妹妹少姝,她头一回来,我们选几样合宜的胭脂,怎么样?”

古法胭脂,说起来容易,想出精品却要看手艺的。少姝在山居中见过,有妇人将名叫“红蓝”的花朵放在石钵中反复杵槌,淘去黄汁后,即成鲜艳的红色染料。

(红蓝花:别名红花、黄蓝。《博物志》云∶“黄蓝,张骞所得。今仓魏地亦种之。”)

“这个嘛,郭家的姑娘怎么问起我来?你们的月旦评才应该是世所公认的标准吧?”老店家呵呵一笑,又圆滑地把问题抛了回来。

少妍才不好糊弄,娇嗔道:“来您这里的顾客最多了,我们就想听听您的见解!”

被迫无奈之下,那和善的老店家竟然背起诗来了:“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少妍姑娘觉得对吗?从古时到如今,人们普遍承认的标准也许会略有出入,不过明眸皓齿,肤质白皙大抵是无甚变化的吧!”

“好说,好说!”老店家旋即转了几个货架,取下几样货品来,在桌面上挨个儿摆开,“请二位姑娘先瞧瞧这些货头,若无中意的我再去取别的来。”

少姝好奇,一样样都客气地拿到手中细看,不由地啧啧赞叹。

果然极精致,用料上乘是显而易见的,胭脂有的盛在精致的钵内,有的装在丝绸小包里,最好玩儿的是粉块被压制成了特定的形状,有圆有方,还有多角形状的、花瓣形状的,上面还十分清晰地印着凸凹有致的梅花、兰花以及荷花纹样。

“果然极精致,都好讨人喜欢的模样,”少姝笑对少妍说道,“就是不晓得怎么用的?这还得专门学吧?”

少妍乐了,即刻施展教学:“那能有什么难的?像我的习惯呢,用绿豆粉净过脸,先敷一层铅粉,用粗布轻轻擦拭以后,再施朱,喏,把这胭脂用一点水化开,抹在手心里,就够拍脸的了,轻轻用细簪子挑一点抹在唇上,也足够了,最后,用青黛描出一双细长又圆润的眉,大功告成!”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