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重生之官路商途 > 第239章 未雨绸缪

第239章 未雨绸缪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春节后,影碟机销量的持续猛增,导致飞利浦在国内的机芯生产不足,机芯断货,那段特殊的时期,可以说张亚平决定扶持哪家企业,企业就能趁着那三四个月的时间发一笔横财。

也不是张恪看不上眼宏远,宏远的业务会接很多市政工程,现实中,并非“清者自清”就能说明问题的,就算宏远做安置房项目缺资金,张恪宁可让海裕拿一千万参与项目,他也是不参与。

在七月初爱达电子的第一次产品发布会上,张恪向张亚平提出,爱达在年前将向飞利浦采购十万套机芯、年后每个月采购十万套机芯的要求,当时影碟机市场的老大,三星的月销量还不到两万台,而爱达从七月起才有产品上市,岂不是说要一下子追上三星?

宏远在筹建、发展过程中,张恪提的几次意见都至关重要,所以在城规、海建撤出时,张知非最希望张恪能参与进来,哪怕将宏远的股权送他一部分,张知非也是心甘情愿。

张亚平只当张恪开玩笑,没有认真理会。

……

“也不全是,苏津东、丁槐他们也有占股,周游这次也占了一些,我手里占不多60%……”不想在材料上做手脚,安置房项目没有什么吸引力,房价都给市里限定死了,张恪考虑敏感的关系,才让海裕投一千万进去,谢晚晴没有一点犹豫就答应下来。九十年代中期,投资的机会很多,就算留在锦湖,不仅能改善锦湖的资产结构,其收益也要比投什么安置房项目强,这次谢晚晴又没有答应占香港公司的股份,张恪便想在爱达多让些股份给海裕,晚晴没有同意,好说歹说,最终只能接受30%的股份。

华东六省一市,九月份刚做完浙江省的市场,爱达的影碟机月销量就突破一万台(丁槐率领的研发小组也拿出第三款影碟机的样机),当然,其他四省经济发展相对滞缓一下,市场容量较少,年底前月销量突破一万两千台,绝不是什么奢想。

“爱达值这么多钱?”张知非诧异的问,“那剩下的都是你的?”

张恪准备让杨云负责华东其他地区的市场推广工作,让在外奔波了两个多月的周游暂时回海州休息一段时间,也让他准备下一阶段到华南地区开拓市场。

张知非去年夏天,借唐学谦翻案之机,将公司迁到市里,又与城规设计院、海建等国有企事业单位联营合股,借助这些平台,迅速将宏远提高到以前从不敢想的高度,又以主动接受挂靠的形式,联络海州市里的众多小型建筑工程企业,让宏远以千万元的净资产就敢在海州市接各类大型工程,这次又借城规设计院、海建等国有企事业单位退资撤股之机,完全控制宏远。净资产那只是在向银行贷款时会发生作用,这么好的资源平台,别人拿三千万出来,他还不一定高兴卖掉。

七月初,国内的市场给三星、先锋推出的影碟机占据绝大部分的份额,万燕陷入资金紧张、技术人才流失的窘境,今天的销量甚至比不及去年。但是这三家企业,三星与万燕采用第一代解码板,日本先锋公司采用第二解码板,但是他们自己能生产机芯。

张知非笑着不说话,宏远赚了多少钱,张恪心里怎么会没有数?

在九五年七月之前,飞利浦还没有月销量突破万台的大客户,客户多为花都、深圳、广州一带的小影碟机生产厂家,飞利浦在国内的机芯生基地产能甚至发挥不到五分之一。

“怎么了,想探我的底?”张恪笑着说,“只算了三成。”

张恪在去香港之前,与苏津东、周游专程去上海会见飞利浦元器件部中国区总裁张亚平。

旁人很难想象张恪与徐学平一家人之间的信任关系,张知非问道:“海裕这次向爱达投三千万,分去多少股份?”

此前就在七月初爱达电子的第一次产品发布会上,张恪见过这个日后将掌握着国内影碟机产业命脉的重要人物,飞利浦在国内的机芯生产基地,曾一度控制着国内80%的机芯供应量,在机芯供应紧俏的时候,张亚平就决定着国内影碟机制造商的命运,明年春节后,第一代解码板技术基本被淘汰出局,基于第二代解码板技术的飞利浦就成为影碟机核心元器件机芯最主要供应商。

锦湖的情形稍微好一些,爱达对资金极度渴求,在这种情形下,海裕拿一千万投向回报并不会丰厚的安置房项目,自然是张恪影响了谢晚晴,所以张知非之前才坚持要让张恪先看看安置房项目的规划方案。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