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新光的远景
周复与张奕坐在一旁,几乎没有插上话。
周复想起三年前初次与张恪见面,还是因为新光造纸厂的职工拦路上访将新海通大厦背后的公路堵住。那时做梦也绝计想不到新光此时的风光,但此时的新光离眼前这个还不满二十岁的青年眼中地目标还有很远的距离。总是不能想象他的心到底有多大……听他的语气,这个还只是小江流域内地投资规模。
张奕很清楚自己以后很可能不会直接就留在锦湖的体系内工作,但是能够参与这样的商谈,无疑也是得到某种的肯定,想起种种往事,心里滋味百般。
张恪没有去看周复、张奕的神色,只跟周游说道:“要达成这个目标啊,新光纸业还需要借助多方面的力量。我看新光可以制订一个五年或十年规划出来……”倒是没有说“只要达成这个目标。差不多就能将小江流域落后的、重污染的造纸产能淘汰掉”之类地话,这并不是新光纸业作为企业自身要考虑地事情。
昨天晚上。张恪与新元电器的老总丁文祥约好下午请他喝茶,也没有约好具体地时间,他与周游他们就新光纸业未来的展交换了意见,让周复与张奕先回去,将周游留下来谈别的事情,也没提吃中饭的事情。张恪他自己也不晓得中饭如何解决——晚晴在学校里,所以也没必要将周游再赶走,赶走就没有人陪自己吃中饭了——昨天夜里还特意让马海龙上午不用过来。
周游又说道:“不过金山湖周边有大片适合种植的湖滩……”
“你欺我不懂环境是吧?”张恪瞪了周游一眼,“金山湖滩是湿地环境,真要改造成丰林地,那就是造孽,你们按照之前地计划安排吧,将金山绕过去……”
说起原定地计划,周游又与张恪讨论起与郭氏云源集团合作的事情来。
在新光纸业拿出一亿美元收购郭氏云源集团旗下制浆工厂30%地股权之后,东南亚的经济形势持续恶化,除了继续筹措资金之外,郭松延还决定关闭旗下工厂一部分产能来缓解压力,当然也包括云源集团旗下纸业集团的部分产能。
这时候,周游提出,新光纸业有没有向云源集团提出将这部分产能转移到海州来建合资工厂的可能。周游说道:“郭氏在马来西亚的工厂歇业,设备折旧还要继续,内地市场及相比马来西来要廉价得多的劳动力价格,都能诱惑郭松延将部分造纸产能转移到海州来,何况云源集团在晶圆厂项目上也已经与锦湖控股的越秀公司开始密切的合作……”张恪听周游诉说他的规划,自己手指轻轻敲打着玻璃几,偶尔拿手指摸摸鼻头,说道:“这样啊?”
刚过十二点,张恪与周游中断谈话,打算出去随便找个地方用餐,丁文祥就上门来了。这次他那个腼腆而美丽的侄女丁莉华没有过来,倒是丁莉华的男友周小兵跟着丁文祥过来。
“呵,来这么早,我可没有打算请你们吃中饭啊。”张恪笑着说。
“昨天跑了太急,现没跟恪少你约时间,真是失礼,要是不打扰的话,让我来做东……”
“郭氏一直看好内地地市场。他们也主动暗示过这样的意图……”
“哦,”张恪知道受经济危机的影响,马来西亚可能还需要一年左右地时间才能走出低谷。郭松延也不会对马来西亚的经济形势特别悲观,“他们有这个念头,还是更看好内地的市场吧……”又思量的片刻,说道,“行啊,可以进行这方面的接触,不要过,要转移些稍微有些技术含量的东西过来。我们可以提供厂房、熟悉工人……”
造纸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上的要求并不苛刻,远不能与消费电子相比,又不是严密受控的技术,要是能与郭氏云源集团旗下地纸业集团合作,差不多就能满足技术上的所有需求。而新光纸业在过去三年里,几乎将海州市造纸业所有的技术力量、熟练工人都吸收过去,所以要与郭氏云源集团采取全面的合作,也没有多大的问题。
张恪又说道:“制浆项目,到了适当的时机。也会投资建在海州,要是营林工作能顺利的推进到江南省去,制浆项目的规模还要庞大,那就需要庞大的造纸产能与制浆项目配套,才能最大程度的挥林纸一体化地规模效益。我计划着在小江流域,最终形成包括营林、制浆、造纸等环节两百亿以上的产能。这个产能,要主要释放在海州。当然了,新光纸业今年的目标是产值达到十亿,毕竟二期工程的产能才刚刚释放出来,明年的目标就是要增涨到二十五亿。这一切离这个目标还有一段距离……”
“敢情距离是不近……”周游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