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43)
“铅弹的威力比铁制的要大,只是太重了,远距离还是要靠铁弹,不过近距离shè击用铅弹就没问题了。”
“但这未免也太小了吧。还是说要一次shè出去许多?”
跟聪明人说话就是轻松,韩冈点头:“是一次发shè许多铅弹出去,故而名为霰弹。”
“霰?”蔡确皱眉想了一下,问道:“‘如彼雨雪,先集维霰’的霰?”
“正是。”韩冈点头,辨识诗经里面出现的字,对儒者来说只是基本功,“其实就是常说的稷雪。”
蔡确点头,能如此了解契丹骑兵的战术,在朝臣之中,韩冈应该算是第一号了。
他听韩冈继续说:“所以契丹骑兵最脆弱的时候,便是从阵前横过的那一段时间,但也仅仅是眨几下眼的功夫。而且为了减缓契丹骑兵的冲击速度,大部分弓弩都会在五十步到七十步的时候就shè出去。”
“也就是来不及shè第二轮了。”
“的确是这样。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有了弓手分三排站立,一排.shè击,一排等待,一排上弦上箭,轮番施shè,名为三段shè。后又有了上弦器,可以让弩弓来得及发shè第二次。这些都是为了缩短上弦时间,能更大程度上打击辽军。”
“嗯。”蔡确又点着头。这是战场上的战术指挥,基本上没有接触过,可韩冈的用意也不难理解,“火炮可是能够代替弩弓,在近距离shè击?”
“福建那边叫做米雪。”蔡确再看了眼要往炮口里填的一颗颗铅子,以及第二只倒霉的山羊:“霰弹……倒是贴切得很。就不知道威力如何了。”
回到草袋后,依然少不了火光和巨响,之前已经经历了一次,可蔡确还是感觉很不习惯,耳朵有些嗡嗡响。
待硝烟散尽,十步外,又是一片血红。
“换一种炮弹就可以。”
韩冈让方兴拿来一颗拇指大的弹丸,比之前的铁炮弹要小得多。蔡确拿在手中颠了一颠,有些沉手,是金属质地,可颜sè也不像是铁或铜。
“是铅吗?”蔡确问。
“相公好眼力。”韩冈恭维道。
“铅、汞有毒。玉昆,自从你的文章出来后,市面上的铅粉都快没人要了。”蔡确说着就将铅弹交给身后的随从,“现在用铅比铁都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