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十)
一旦选举成了惯例,当哪位重臣有资格晋身两府,其门生故旧都会主动为其奔走。
一旦有机会掌控朝政,家中的子弟、门人,投效的僚属,都会对他们产生期待。而政敌,也不会忘记秋后算帐怎么写。到了那个时候,就绝无退步的余地。身后就是悬崖,前进方能得保无恙。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若是这位宰辅是被朝臣推举上去的,那么他就免不了受到这些朝臣的牵制甚至裹挟。
而且选举能选出合格人选的可能xing很小。
尤其是这种人数不多,地位又相差不多的选举。如果没有人四处勾结许愿,最后选出来的,多半是最为平庸、最为无害的一个,太过突出的往往都会被视为另类,难以在选举中出头。
两制以上官,就包括这些人。
“依臣愚见。两制官以上可被推举,在京侍制以上官则皆有推举之权,不过一次只能推举一人。届时在陛下面前,侍制以上官于殿上公推。得举最多的两人或三人中,由陛下选择一人就任。”
约束权力,不如扩散权力。想要压制皇权困难重重,但顺手将太后送来的礼物来个见者有份,那就容易多了。
只要最后的决定权还是在太后手中,韩冈自问他的建议要通过并不难。
“这样啊。”
但那是以后了。这第一次,表面上还乱不了。
“王中正,去请楚国公。”
向太后其实已经很累了,今天一天,是她面临过的最大危机,情绪上也激烈波动,早耗尽了她的jing力。但她还是在咬牙坚持着,想要尽早将所有事都处理好。
听完韩冈的叙述,向太后便轻声应答。缓缓点着头。表示自己听懂了。
韩冈的提议,乍听起来是没有什么问题。最后还是由她本人来选择,其实就跟常见的举荐是一样的。
“也差不多。”她把心里的话说出了口。
一开始肯定没什么区别,的确应该差不多。韩冈心中说道。
不过时间长了就不一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