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七)
不要迟两年,一年就够了!
向英心中大叫,要是耶律乙辛明年才篡位,肯定不会轮到自己来北方吃苦受累、担惊受怕了。至于怎么捡辽国的便宜,那就是两府诸公的事,与自己这等外戚没有任何关系。
王存苦笑起来,“彝叔,这是现在你我要考虑的事吗?”
“担心辽人是多余。”种建中笑道:“有些事即便在意,也在意不来。现在闲来无事,不去想如何用兵,还能想什么?”
种建中笑容中有着无奈。
但朝廷不可能与一名篡位者打交道,除非彻底不要脸了,又或是不值一提的小国。如辽国这等平起平坐的大国,双方天家又通过盟誓缔结了兄弟之约,在情在理,朝廷都不会承认耶律乙辛的篡逆之举。
朝廷视耶律乙辛为篡逆之贼,他们这个使团就是身处敌境,几十人的安危,便完全取决于耶律乙辛的理智和心情。
“可惜了。”种建中低声说道。
“如何可惜?”王存转头问道,并非质问,而是请教的语气。
种建中是种谔的侄子,使团的副使,可终究比不上横渠门下更受人敬重。
身处矮墙下,不得不低头。耶律乙辛要真是想将使团发配北疆,他们根本没有反抗的余地。
一行人都在辽人的掌控下,要生要死全凭尚父殿下的一句话,除了坚持不与辽人苟合的态度,使团根本没有别的的办法。
当年胡瑗主持太学,门下弟子皆以守礼著称朝野,一见举止便知是否为安定门人;而横渠门下,则是以文武兼备、长于实才而闻名。
已经高居庙堂的韩冈就不说了,游师雄也已入重臣之列,再传弟子黄裳如今正在西南,而今科状元、以知兵闻名朝中的宗泽,据闻也可算是张载的再传弟子。
而种建中这名出身将门世家的亲传弟子,也远比其余将门子弟更为出名。
种建中以明法科入仕,虽比不上进士科,但这也是朝中正经的文班出身之一,比荫补更为人尊重。在王存眼中,种建中仍可算是能够共语的士大夫,而不是粗鄙的武夫。同时种建中历经战火,如今的官位也是靠战功而来。如今众人身在辽国,为辽军围困,他对局势的判断,能决定使团上下行止。
“要是耶律乙辛能再迟两年篡位,朝廷就能出兵讨伐罪臣,为辽人拨乱反正了,如今多半只能坐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