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南北(十二)
何春兴奋莫名,重重地点头,然后同样是飞一般地离开。
一点亮光在车厢中摇摇晃晃,从远端的一头来到车门处。一人手提一盏煤油灯,趟着水从车厢出来,迎面一阵雨点,砸得他眯起了眼,等他从穿着同样款式的油布雨衣中,分辨出了方兴,一步跨上站台,“提点,下官都查看过了,地板上都是水,全淹起来了。”
只看他轻快的脚步,就知道什么叫做春风得意。
他阴郁地看着车厢里面。铁路总局的副职,实际上的主管,一如往日身边围着大小官员,却一个个仿佛雷惊的鹌鹑一样,不敢上前。
不快地看了他一眼,管勾问道,“提点,都堂那边呢?”
“连一号专车,随时能够出动的总共八十七节,另外有八节在场中维修。还有九节运马的棚车,平板货车也有四节,都是能立刻出动了。”年轻人如数家珍。
修桥铺路,少不了考察水文,尤其是过往洪水的记录。
宰辅们出巡,一应家当不在少数,专列的车厢中,也有能将马车都能放上去的货车车皮。
雨水哗哗地砸在头顶上,方兴的脸色又沉了两分。
“足够了。”方兴立刻道。
但所有的前提是一切顺利。一场初夏的暴雨,让计划泡了汤。
“也得派人去,免得走错了。”
按照铁路总局一开始设计的标准,汴梁这边,随时可以出动五千精锐,带上他们所有的装备,包括火炮、车辆、牲畜,在十二个小时之内上车出发。如果不带重装备,更是能让三千兵马随时登车离京。
“没用的。雨不停,抽多少水,就能补多少。”另一人摇头,他看了看天,“有点像治平二年的那场雨了。”
不带重武器的援军,人数多达三千,但挤一点,还是能够住得下的。
“下官方才已经让人去调抽水机了。”一名官员回话道,拿了块手巾不停地擦着额头,也不知是擦雨水还是擦冷汗。
他点了何春的名,“你准备一下,一会儿也去青石台。上车后,你上去跟那些军汉说,这是相公们的恩典,相公们怜惜他们冒雨出征,特意调来上等车厢、特等车厢供他们使用。”
方兴闭起眼,深吸一口气,待胸中的郁闷和愤怒随着吐气而去,方睁开双眼,“也就是说,用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