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一)
立刻就看见身穿大礼服,头戴冠冕的赵佣在乳母带领下,前后宫女、内侍,然后跨进殿中。
“王介甫那边则更不会加以阻挠。十二人而已,国子监的直讲、讲书、说书加起来,差不多有两三倍。难道还能翻起天来?”
向皇后立刻坐直了一点,吩咐道:“让六哥进来。”
韩冈的用意无外乎牵制王安石和程颢,当他不在京城的时候,让王氏新学和程门洛学好好斗上一场。不过这件事,他是做得光明正大,并非以阴谋诡计伤人。
“皇后,太子来了。”杨戬突然小声地提醒道。
拉着赵佣,向皇后细细问着他这几日学习的成果。
程颢带来京城的学生,虽然特意选了一干老成稳重之辈,可他们大多数还是过于年轻,很容易被煽动起来。
在赵顼基本上无法复原的情况下,皇太子赵佣已可以说是半个皇帝了。正常年纪,应该爱玩爱闹的时候。可此时的赵佣,却被教育得像一个老头子。
“相公,能不能……”刑恕的话说到一半就停了,他相信蔡确能领会。
不过赵佣表现得很好、两天后就是赵佣正式出阁读书的日子,过年后刚满六岁的太子殿下为了这一天,已经整整练习了三个月的礼仪。
刑恕一叹,自然不便再说些什么。但不论真情假意,他都必须记住二程的教授之德,不得不站在二程这一边。
满朝文武,可有如韩冈一般能解民倒悬,为国抒难的?又可以一人如韩冈一般的视高官显宦如寻常?搜遍朝中,向皇后也找不到第二个可与其媲美的人才了。
“不过韩玉昆也不好过。”蔡确很信任刑恕,甚至不介意透露一些机密的消息:“韩冈刚走,河北那边就送信到了。说是有细作来报,七天前,大约有万余名辽军骑兵转去了飞狐陉,并没有南下河北。”
堂堂执政出镇地方,至少应当在文德殿上陛辞,以尽君臣之礼。可河东事变,让一切仪式只能草草走个过场,当事人的韩冈更是浑不在意。
刑恕的脸色顿时变了。这个消息是个不折不扣的噩耗。
蔡确领会了,但他一口否决:“韩玉昆这一回挺身而出,两府是受了他的大人情,不能不还。”
向皇后眯起了眼睛,仔细观察着儿子在这一套繁琐的仪式中,到底有没有错,这关系到他在官员和百姓心目中的地位,乃至日后能不能胜任皇帝之位。
韩冈若不接手,政事堂和枢密院都要为河东之事负责——他们要为天子背黑锅——反倒是韩冈这位前任河东经略,可以因为他推荐提拔的将校不涉败绩而脱身出去。
“儿臣拜见母后。”赵佣在向皇后面前拜倒行礼。
但韩冈现在以枢密副使的身份前往河东,等于是将整件事都拉到了自己身上,与两府中间便隔了一层。不论最后事情演变到什么情况,韩冈都是第一责任人,事后如果治罪,一个执政总能抵得过了,何况吕惠卿也少不了一并受责,这可是正副枢使,半个西府了。东府这边,完全不需要担心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