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二十二)
在《齐云快报》上,列出了数据,甚至画出了图表——乍看时有些看不懂,但仔细一琢磨,用图表来对照历年数据,变化的多少,能让人一目了然,比直接看数字强得多了。
手快脚快地翻了几下,章惇很快就找到了他要找的内容。
两大联赛业已成为开封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刊载两大联赛每轮赛事结果的报纸也成了赌客们的必备品。
五天前的《齐云快报》上,正在议论大宋最新统计出来的户口。
亲眼见证了两家报社的崛起,有些时候,都让章惇回想起来,都感到难以相信。
朝廷每逢闰年便要更造户籍田簿,以便能及时掌握户口和田地的变化。如今的历法是十九年七闰,基本上两年三年就要把籍簿新造一遍。
“二哥,你把从五天前起到今天出版的报纸给我找出来。”
京中的官员对朝廷的动向最为关注的一批人。当两家快报开始涉及时政,就是对赌赛不以为然地朝臣,也开始把读报当成了每日必做的功课。
章援也应诺,转身去找报纸了。
在过去,新闻是‘内探、省探、衙探’——也就是从宫中、中书门下和在京百司中——得到的内部消息所刻印的小报——的代名词。本为小报,为了不引来官府的注意,故而以新闻为名。但这也不过是掩耳盗铃,该查的时候肯定还是要查。可时至今日,两家快报却堂而皇之地以之命名。
章惇坐在树下,紧皱着眉头。原本还能感受到的荫凉,现在都变成了燥热。
拿着这份只有赛报的旧报纸,章惇心中五味杂陈。
去岁是闰年,在秋收后,各地开始检定户口,用了半年的时间,方才归纳成册,一级一级地送抵京师。
没理会战战兢兢的两个儿子,章惇眯起眼睛扫过不少地方都有破损的老报纸:“《齐云快报》……第三期……还是蹴鞠联赛刚开始的时候……那时候才八支球队,现在都已经上百家了,才几年工夫啊。”
因为战乱的关系,河东是没办法计算了,河北受创也不小,可其他各路,户口都有很大的增幅。
章惇起身走过去,从吓得跳起来的儿子手中,抽出那张报纸。
从刊载赛报,到给商铺做广告,再到刊登一些天南海北的奇闻异事,而后是开封街头巷尾的市井话题,现如今,两份快报已经开始发出议论朝政和时局的声音了,刊登在所谓的新闻版上。
“大人。”
京城中男子的识字率并不低,两三人里面就有一个开过蒙读过书的。纵使其中很大一部分仅仅是学通了千字文,认得几百个字,可看文字浅显的报纸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章惇抬头,章援已经把这几天来的快报都找了出来。
在东京城中的大小酒楼茶肆里,都少不了备上几份以供客人翻阅。在七十二家正店中,甚至每间包厢内都有放着最新的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