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梳理(二十三)
辽国倾尽所有来铸造火炮,大宋只用一个京师火器局就远远胜出。依照细作的回报,只河北一地所装备的火炮数量,就当得上辽国全国,差距极为明显。
“终究河东是输了。”曾孝宽道,“当年太宗皇帝攻打燕京的时候,也没想过自己会输。”
如果只比钢铁、火器,没人能够昧着良心说辽国能胜过大宋。
苏颂道:“也就是恢复现在的状况。难道还要担心官军大败亏输,把河北都丢掉?”
“邃明。”苏颂又对张璪道,“你兼司群牧,你说说,军中的马匹牲畜,输不输北虏。”
尽快结束战争,这是许多人的愿望,对不断被消耗的国库财力也是一件好事,的确是让人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吕嘉问看看左右,赞同沈括想法的在都堂里面应该是大多数,在议政之中应当也是。
辽国与大宋国力之间的差距,近些年来已经越来越清楚了。
“以括之见,北虏颓势既显,理当乘胜追击,免得其恢复元气。”
人口、财赋、粮食、布匹,这些就不必提了,从开国时就远远超过辽人。
“如果不能呢?”曾孝宽追问。
张璪沉默了一下,突然点了点头,像是做出了决定:“是否比得上辽人,璪且不知,但比之三十年前,已逾十倍。”
曾孝宽问得直,苏颂回答得也直,“老夫是希望官军能一鼓作气,继续打下去,克复燕京,克复大同。吾年已老,本来想都没想过能在闭眼前看见官军收服燕云的那一天。”他沧桑的面孔上露出了一丝笑容,“但如今辽军已退守国境,河北大局抵定。辽主所率御营正盘踞于涿州,如果能围歼此敌,收复燕云或许不为难事。”
到底是苏颂自己的想法,还是已经得到了两位宰相的认同,沈括是不是已经得到了韩冈的授意,吕嘉问现在越来越觉得答案是肯定的。
新兴的钢铁业,耶律乙辛几乎将自己所有能够动用的财力都投入到钢铁和军器之中,但辽国的钢铁年产量七十万石,甚至还不及大宋钢铁业每年增加的分量。
“太师有问,括自当答。”沈括只看着苏颂,没有去看韩冈,却让吕嘉问有着更多的想法,“以括之见,辽国已不足惧。我中国厚植国力二十年,如今已不是区区北虏能望项背。”
大宋将八成以上的钢铁产出投入到民生之中,剩下的余量才投入军工,但依然要超过辽国用来打造军器的钢铁数量。
“依老夫之见,真要打的话,先打不下去的肯定是辽国。诸位身在都堂,应该比老夫更清楚,辽国与中国的国力有多大的差距。存中,铁路曾是你掌握的,现在还在分管将作、军器二监,应该知道辽国的钢铁产量是多少,每年铺设的铁路里程有多少,每年所造枪炮有多少,与中国的差距究竟是扩大了,还是变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