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七十七)
章回忙回头,却见是手持长杖的卫朴,慌忙行礼,“见过卫先生。”
带着些微感叹,章回在食堂吃过早饭后,率先来到了会场。
关西原本朴实少文,进士数量不及江南一州,但气学耐下性子,在关西深耕密植了多年,终于能够超越江南,再几年就能进入收获期。
会场一角,却已人群聚集。
众所共知,一个地区能考中进士或诸科的数目多寡,完全来自于读书人口的基数。读书的人越多,读书种子就越多,进士自是会笑傲群侪。
章回正想是出了什么事,就看见了被簇拥在人群中央的韩冈。
许多大户人家,都只是将家学注册,以蒙学的名义获得一定程度的减税,根本不会去考虑毫无关系的平民子弟。
原本就是千军万马抢渡独木桥的江南诸路,再挤进来几倍人马,还要人活不活了?
这让所有抱有期待的人们不禁哀叹,天下间,根本找不到第二个雍秦商会。
开设蒙学能够获得减税,还能得到朝廷的褒奖,可入学的学生太多的话,家里的子弟就要受到竞争。
进士科不好说,但诸科,再过几年,怕就是关陇士子的天下。
谁也料想不到会是这样的一个结果。
‘这么早就到了?’章回低声。
此数一出,天下哗然。
“是习惯早朝了。”
这个数据,是按照蒙学生的数字对比当地保赤局的男童种痘数来计算的。从人口统计来说,保赤局的记录,远比县衙架阁库里面的数据要可靠百倍。
南方的世家大族,始终无动于衷,更没有仿效雍秦商会,资助所有失学男童。
而且进士科……王安石能改诗赋为经义,韩冈要在其中掺杂格物的内容,同样轻而易举。
不过哗然之后,很快就没了消息。
天下之大变局,稍微慢一步,可就真的跟不上了。
竞争者又多了,这对所有在科举中打滚的士子来说,的确是个噩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