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宰执天下 > 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十四)

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十四)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他将燕达的幕僚纳为行营参军——也就是实质上的参谋部——本来就是给燕达一个表述他自己心中构想的机会,有这位名将的意见参与进来,南攻交趾的计划可以更加完备。至于再多的权力,章惇不会出让,韩冈也不会出让。

章惇瞥了一眼韩冈,韩冈会意开口:“就在昨天,思琅州的洞主也已经启程,邕州城中所有的洞主都已经返回本峒。依照计划,他们将会用最快的速度向交趾腹地进兵——为了比他人抢到更多的战利品,蛮部洞主们不会耽搁。但官军也要尽速南下,压制住交趾军的主力,以防止蛮军被各个击破。”

实行参谋制度的前提本身是剥夺将领对麾下军队的控制权。

“没有。”燕达又摇头:“打下门州,就能与交趾人隔江对峙了。”

尽管早已不用担心将领如五代故事,带着麾下的士兵随意举起叛旗,但朝廷一直还是将将领们时常迁调,不让他们熟悉手下的军队。之所以会如此去做,就是因为将领有着莫大的控制权。在军中,从装备到财计都是领军的将校们说了算,朝廷的检查制度如同孔目稀疏的筛子一样,只能偶尔筛几个倒霉蛋。

召集军中将校、属僚,共同谋划方略、战策,如此行事,其实几年前燕达就听说过。

只是让他站在一边点头应是倒也罢了,章惇和韩冈竟然提拔了多名行营参军,来处理军中诸多事务。有本属于经略司和行营的属官、将校,也有章惇、韩冈甚至燕达本人的幕僚。他们作为行营参军,参与草拟军中大小事务,甚至详细到行军路线、粮秣安排,由韩冈本人主持,并交由章惇拍板,至于燕达,则只有参与发言的资格,并不比行营参军强多少。

第一次横山攻略失败,为了顺利地从罗兀城南下,困守在罗兀城中将领们从麾下召集了几十名年轻有为的将才,来拾遗补阙、参与军中细务,而提出这项制度的正是韩冈。

对于这个待遇,燕达也早有心理准备。章韩二人都是如今有名的通晓兵事的文臣,要想从他们手上抢到一份决策权很难。跟着打就是了,如果章惇、韩冈的方略有所差池,那他也不介意趁机拿回一部分决策权。

虽然在横山攻略之后,行营参军的制度很快就销声匿迹,也仅仅在河湟战事上冒了点头罢了。使用自己的亲信幕僚,行事向自己负责,这是多少年来将领们养成的习惯。尽管韩冈的做法是对军事有所裨益,但对于将领本人则免不了觉得很郁闷,一旦给自己不能控制的幕僚插手进来,比如冒领军饷,使唤军士为私家行事,等一系列违法之举那就不可能欺瞒下去。

“逢辰?”章惇又问着燕达,“首战攻打门州,你还有什么疑问或是意见?”

实际的兵力只占兵籍簿上的几分之一,多出来的粮饷成了将校们的囊中私物;理应上阵杀敌的将士却成了将帅门下的走卒,洒扫庭院、做工务农;边境地带的将帅,他们名下的一支支回易商队都是用着麾下的兵员为主。

燕达本身是声震天下的名将,担任着征南行营兵马副总管一职,又是属于军中高层的横班成员,只是因为身为武将,在主帅章惇,以及副帅韩冈两名文臣的压制下,他对于南征交趾的方略和战策,都只有建议权,而没有决策权。

哪一名将领也不喜欢这样的人晃在身边,这些事有自家幕僚去做就够了,自己的阴私随时有着被人揭穿的危险,也有被人轻易架空的可能。就像安南行营,因为有着一众行营参军,所有的事务就都给章惇、韩冈抓在手中。

燕达的态度说是恭顺也可以,说是有几分腹诽,也同样合理。不过章惇和韩冈都不在意,就算燕达并不心服口服,只要他没有旗帜鲜明地表示反对,那就已经够了。

韩冈低头在看着沙盘,但他的心中却是在考虑着燕达的心思。

章惇再望向燕达,只见他在安南行营中的副手继续摇头,“战事有大帅、副帅运筹谋划,末将等只需依命行事。”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