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七)
过去他们可不是这样对待刑恕的。
程门的弟子在操行上一向被二程耳提面命,故而时常为士论所赞。除了当初在国子监中与教授新学的教授们闹了一场之外,一直都是德行的典范。从来没有说哪个弟子犯了事,牵连到学派上——在律法上也没有如此牵连的道理。
早年韩冈在张载门人中所受到的期待,就是刑恕在程门弟子中受到的期待。
游酢想着。
当年在韩冈以格物致知之说,重举气学大旗之前,他在张门弟子中,一直都被当做是十几二十年后,气学在朝堂上的依靠。是未来的支柱。虽然学问不佳,没多少人认为,他能在学术上有多大的成就,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但足可以做一个称职的护法。
“刑七怎么就能做出这等事?!”
二程一倒,道学又如何能够存世?
“当初就看刑恕此人险恶,只是其恶不彰,故而才与其敷衍。”
一旦刑恕家里给查抄,只凭这些信件,就能让许多程门弟子从此毁废终身。而程颢、程颐,更是逃不了一个授徒无方的罪责。
“刑恕一向多诡诈,欺世盗名,多少人为其所瞒过,谁知道他竟然如此悖逆不道。”
——为道学。
而刑恕此前游走于西京显贵之间,在京城又是宰相家的座上宾,从上到下,人面广,人缘好,到处都有朋友。谁都认为他的前途远大,虽然做不到钻研经义,成不了饱学鸿儒,但足可以成一名护法。
或许当真是在守夜了——
程门想要发扬光大,刑恕这样前途远大的弟子,就显得尤为重要,绝大多数的二程门人,都与其相友善,那些目的不单纯的学生更是对刑恕巴结奉承,可现在刑恕一犯事,全都变了嘴脸。
刑恕日常结交广泛,好友无数。横跨新旧二党,从宰辅家的子弟,到还没进入国子监的士人,他都有说得上话的友人。在同窗之中,几乎没有跟他的关系恶劣的,多年来诗文往来成百上千,就是游酢本人也曾经与刑恕通过一两次信。
学堂中有人窃窃私语,渐渐地,说话的人多了,声音也稍稍大了起来。
可如今道学门下的刑恕,却是掺和进了谋逆大案中,这事情就两样了。
游酢看过去,都是平常奉承在刑恕左右的门徒,现在就在撇清关系了。
如果是学术之争,使道学受到朝廷的打压,那在士林中,反而是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