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六)
已经成型的京泗、并代,即将完工的京洛,加起来也撑不起一个宰辅手中的应有的权力,也容不下数万守卫大军。
可他们也不想想,要是韩冈连这点风浪都撑不住的话,还能够坐在现在位置上吗?
不论自己将铁路总理衙门的架子搭得多好,没有足够数量的铁路,便依然是个笑话。
与其想从韩冈身上捞声望,还不如多揣摩一下太后与官家的关系。
看看时间将近散衙,韩冈无心再去批阅永远解决不完的公文,唤人上来将凉汤换了,又考虑起铁路的事了。
进入西域的第一关口星星峡就不说了,哈密附近的大风也是,后世的新闻上时常能听见百里风区的这个名词,如今在西域道上也同样有名,哈密附近最大的一间驿站,便名为避风驿。千年后的铁路车厢都能给吹翻,如今要是修了铁路轨道,保不准连路基也给吹翻。
想是这般想,李格非也只存了一点看热闹的心思,无论如何他不会去趟浑水的。
兰州西去,直至将北庭、安西两大都护府都纳入铁路的运输之内,韩冈就不指望自己有生之年能看到这条铁路能够修成。
不过他能够确定,台中绝对会有人趁机上书,攻劾沈括、甚至他背后的韩冈——这世上,总是不会缺乏想要希合上意的‘聪明人’。
至于自玉门关至伊州,仅仅是星星峡那一段,韩冈就不抱希望了。穿越河西走廊的铁路轨道最终也只能停在玉门关处,将甘凉路的军事防区连成一线,成为中国本土的西大门,同时也能尽可能快的支持西域的同胞,便已经是完成所有的任务了。
太后会不会在天子大婚之后还政,这件事让李格非踯躅许久,虽说还有几年的时间,可又不是七老八十只待致仕的耆老,正当壮年的李格非怎么会没有向上继续走的心思?现在不想想几年后的事,日后又怎么抓住那一闪即逝的机会,做出合格的应对?
有宗泽来提出此事,就不用多想了,韩冈很干脆的放下了这件事。等到此事解决,这位状元郎,也该放出去历练一下了。
前几日,从相州来的那人对自己说的话,李格非依然记忆犹新,每每想起,心肝依然要颤上几下。
方才他一路走过来,已经感觉到台中的气候不一样了。那种隐藏在阴暗下的浮躁,隐藏在每句话中的兴奋,隐藏在一举一动之中的激动,都在说,机会到了。
韩冈很想修一条自海东密州到河西兰州,再到河西走廊西部玉门关的铁路,一条横贯中国腹地东西的大动脉。这个愿望,近期做不到,但二三十年后,韩冈相信自己能够有很大机会看得到。
有人心思活泛,也有人老成持重,但御史台中没有人不对这几年太过平静的朝堂腻烦透顶。他们是御史,如惊雷般亮相于朝堂的精彩,才是属于他们的天地。可明明两相对立,却始终维系着和平局面的两府,像一重压到头顶的山峦,不给人任何透一透气的机会。没人不想打破这个局面,太多前辈的成功,在诱惑着他们。
现在韩冈已经在规划京洛铁路向东西延伸的计划。出洛阳、过潼关后的铁路轨道,经过长安,一直到凤翔府的宝鸡,都还算好铺设,但再向西去,难度就大了不少。
李格非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