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修陈固列秋不远(二)
孰轻孰重,自不必多说。
王安石号为拗相公,当年面对旧日友好的劝解,他却丝毫不见有任何松动。
韩冈向向皇后介绍着吴衍:“吴衍为官一向勤谨,无论在陕西,还是在厚生司中,做事都是极为用心。臣记得近几年来的历次考评,吴衍至少都是在中上一级,且还有上下。缩减磨勘的次数在朝堂中也是居于前列。”
这在朝堂中是有名的。不比他的岳父差。
宋用臣不知不觉地皱起了眉头。
吴衍现在是第一任知州资序,进入御史台绰绰有余。做监察御史,只要一任亲民官,有第二任知县资序就够了,至于更低一级的监察御史里行,甚至只要是资深京官就够了——不过这么宽松的进入标准,也常常为人诟病。
“世人多愚这一句。”
但是吴衍可说是循吏。厚生司,以及京城几家医院,都需要这么一个熟悉各方面流程的事务性官员来主持内部事务。厚生司换了判司事,照样能够稳定的运作,但换了吴衍,顿时就会变得磕磕绊绊起来。
“哪句话?”向皇后只觉得韩冈的想法根本捉摸不透,总是变来变去。
不过吴衍是自己的恩主,这一点韩冈从来不会忘记。
韩冈的脾气甚倔。
厚生司由于直面疫症,最主要的是各地灾后防疫的主持工作,而名气最大的则是世人皆知的保赤局,专司为天下幼儿种痘。在这一事务繁忙,又无可替代的部门,立下功劳的机会都很多,缩减磨勘的机会当然同样多。
“宣徽你怎么就……”向皇后将后面的话憋在心里没说出来。
“其实今天在殿上蔡京有一句话,其实说在了臣的心上。”韩冈似乎不知道向皇后正在考虑着什么,对皇后说着。
这一份恩德,在韩冈心中甚至比起王韶还要更深一层。
面对脾气倔强的臣子,向皇后知道,这时候决不能硬顶着来,当设法绕路去走。
王韶用他,是给了他施展才华的地方。而吴衍助他,却是救了他的性命。
在向皇后看来,今天韩冈之所以与蔡京打赌,就是倔脾气上来了。否则一个殿中侍御史,如何比得上韩冈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