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帝都先温春常早(三)
他想着,遂一咬牙,“丝厂不休,江南乱事不止。”
韩冈翻看了一下,多了四百亩水田和两千贯钱,“大概是苏子容从章子厚那边听到了什么,我会去跟亲家翁说的。”
他犹豫了一下,偷眼看了看韩冈,又瞥了眼方兴,依他对韩冈的了解,当朝宰相是喜欢听人说实话、做正事,而不是歌功颂德、阿谀奉承。而方才方兴在外面说了一番韩冈的作风,也印证了这一点。
苏子元已经再娶,更又生了一对儿女。但苏金娘是当朝宰相家长子的未婚妻,苏子元的继室别说虐待,就是慢待也不可能。嫁妆上也没有俭省,反而比预想得更多。
景诚前几次拜见韩冈,总少不了几句寒暄,第一次韩冈如此开门见山。景诚心脏都停跳一拍,不知韩冈想听到什么样的消息。
韩冈道:“此事我亦知,故而借此番两浙变乱,朝廷将会免征两浙丁税三年。同时从明年开始,两浙两税,将不再征收丝绢,改为纳钱,再免去百姓折变之苦。”
但韩冈没打算退缩,江南的情况也动摇不了他的根基。
景诚道:“棉厂少而丝厂多,棉价高而丝价低,棉行公心多而丝行私心重,纺棉多工厂而织丝多小农,故而棉厂可安民富民,丝厂则乱民残民。”
“官人……官人,官人!”
方兴道:“棉厂开在西北,吸纳了多少无地农户。工钱尤胜耕作,为何江南不能如此?”
在苏子元趁入觐的机会,带着女儿入京后,王旖和严素心都去苏颂家探视过,对这个儿媳妇都很满意。而且,以韩家的家底,更不会对嫁妆有何苛求。猛然看到嫁妆比预先约定的多了,王旖反而觉得不好。
韩冈还了景诚半礼,却摇头道:“儿女嫁娶,乃私家之喜。江南安靖,方是宰相之喜。如今江南之地,可堪为韩冈道喜?”
“根本没必要攀比,两家能一样吗?”王旖道。
见到韩冈,景诚便先向他道喜。
宰相家和知州家根本不是一个等级,以韩家的家境,也不会太在乎这点嫁妆。在王旖看来,苏家完全没有必要打肿脸。
王旖越提越高的声音,将韩冈的思路拉了回来。
“小涨而已,迟早会再降回去。此辈欲壑难填,又开始引用倭人,工钱如何能高得起来。”
“嗯,听着呢。”韩冈漫不经心地应声道。
方兴在旁问道:“难道江南的丝厂厂主还没有将工钱涨上来?”
王旖瞪了他一眼,一如既往的拿他没办法,将几本册子一一放在了韩冈地面前,“这是今天的礼单,要还的,要退的,都分了类。这是大姐儿的嫁妆单子,过两日就先送过去。苏家昨天也把金娘的嫁妆单子送来了,比之前说了多了两样,官人你看看是不是退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