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风火披拂覆坟典(七)
“非也。”韩冈摇头,“此乃一家一姓的鼎革,非是天命之变。”
铁场那边的一个个研究小组,无一不是久经考验的能工巧匠,都有着自己独到的一面,谁成功都不奇怪。就算现在有一个小组先人一步,也不代表其他小组的研发水平是一无可取。
洛水、淮水,最终目标就是黄河——或许几十年内,修筑黄河大桥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不过比跨越长江的可能性还多一点。
韩冈立刻问道,竟然带了点紧张。
不管怎么说,一切美好的未来,蒸汽机都是第一步——开创未来的第一步。
“怎么?!是铁场那边有什么消息了。”
不过这也只有韩冈这么看,韩冈面前的宗泽却并不觉得蒸汽机的地位有韩冈说得那般重要。尽管他觉得的确很重要,可也没有重要到事关天下兴亡的地步。
怎么产生电力?是切割磁场发电,还是先利用电池。
表字师朴的韩忠彦是枢密院都承旨兼群牧使。但更重要的一个身份,是韩琦的长子。
能够铺设海底电缆的工业能力,这个时代还不具备,漆包线和硅钢片组成的电磁铁,当然更不可能。
得到了宗泽肯定的答复,韩冈便道:“这件事简单,让韩师朴把他家里的人管好就行了。”
不过不要发电机,只要有有效的电池,和无线电发报的能力,韩冈甚至可以直接挥军去攻打辽国。
“相公。”宗泽快步进屋。
“汝霖,你可知何为革命?”韩冈突然问道。
更多的问题,需要更多的研究者去解决问题。
宗泽心颤了一下,不动声色地回答:“所谓革命,天命鼎革也。自汤武革命始,至太祖定鼎为止,改朝换代,即为革命。”
韩冈可没说过,蒸汽机只能有一种形态。新造出来的蒸汽机,也不可能不加改进。有了蒸汽机,还需要有传动装置,将动力传输到各式各样的生产机器上。
“便是此事。”
可惜这还仅仅是梦想,而且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想了一下,韩冈问道:“……是上次相州说的盗掘不止、伪造成风的那一桩?”
但有了蒸汽动力,修建跨河大桥将会简单许多。修筑大桥时,不可缺少的钢铁零件,将会更加简单地大批制造出来。
“不是。”宗泽摇头,“是安阳殷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