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十六)
“不敢。”刑恕恭声道,“枢密为国事劳烦伤忧,刑恕感同身受。既有命,自当效犬马之劳。”
朝会上的事项一件件的按顺序往下执行。
“和叔这一番辛苦了。”吕公著立刻让刑恕落座,温言说道。刑恕只用了十天,就到洛阳绕了一圈,说辛苦也的确是辛苦了。
待皇后颁下赏赐,辽国告哀使离开殿堂,接下来就是外臣觐见。当头的,自然是太子太师司马光。
踏进偏厅,刑恕在其中已经坐了很久。不过一见到吕公著进来,便站起身,迎上前。
“这倒没有。”吕公著摇摇头,韩冈要是那般浅薄倒是好办了,“韩冈在席上持壶倒酒,比公休【司马康】和王安石家的儿子都会做事。”
文德殿上的御榻空无一人,太子的座位在御榻下一阶的台陛上,赵佣端端正正地坐着。帘后的皇后则设座在御榻旁,只能看到隐隐约约的一个身影。
“韩冈也来了?”刑恕声音一沉,带着怒气道,“难道他敢对枢密不敬?!”
张商英双手捧着笏板,静静地等待着。紧张感传遍全身,心脏剧烈地跳动着,如同擂鼓一般响亮,他甚至不得不深呼吸,缓解这莫名的兴奋。
吕公著摇摇头,“王介甫也算是旧友,如果只论旧谊,倒也没什么关系。我旧日与君实、持国,以及王介甫相往来,情谊甚笃。今日能重聚,也是一桩喜事。倒是韩冈在侧,说了半日的闲话。”
听到内侍宋用臣唱着司马光的名字,张商英一下捏紧了笏板,腰背也更加挺直。御史们不想跟司马光为敌,并不打算抢在他前面。但等司马光结束了觐见之仪,就是他张商英领衔出场了。
刚刚回到位于旧城左厢第一区的枢密使府邸,吕公著便得知刑恕已经回来了。
在殿中百官的注视下,司马光走到了大殿中央,但他并没有叩拜,而是持笏躬身,声音朗朗:“臣,判西京御史台司马光,有本奏于殿下!”
吕公著和韩维离开了城南驿后,同行了没多久,也告辞分散,各自回府。
在御史台的计划中,他将是第一个站出来弹劾王珪的御史。弹劾一名宰相,将之逐出朝堂,这是一名言官莫大的光荣。而这首义之功,将会是他张天觉的。
刑恕在离开洛阳后去了嵩阳书院一趟,虽然比司马光早了一天出发,入京却要迟上半日。他进城后,径直来到了吕公著的府上。司马光已经抵京的消息,还是他到了吕府之后才听说的。王安石犹在城南驿的事,刑恕也一并知晓,自然有此猜测。
群臣参拜太子、皇后。
几句客气话说过,刑恕看看吕公著的脸色,问道:“司马端明终于入京,枢密今日去城南驿,怎么不见喜色。难道是因为王介甫的缘故?”
辽国告哀使上殿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