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五)
“账本上的那几个错处,如果有人有心去根究,还是能查得出来。到时候,他免不了会因此而受罚。”
不过大腿也不是随便能抱的,总的有一番方略。“先得放出风去,如今知县事的韩正言,是天子、宰相都看重的少年才俊,连翰林学士都比不了,蕃人看着他都要低三下四。能明断是非,清正廉洁,日后少不得也是个阎罗包老。让人把争产的案子都拿过来,请韩青天仔细的去审!”
胡老二也是赫赫冷笑着:“韩正言眼里还真是揉不得沙子啊……那点小错处,州里来人,哪次不都是一眼带过?竟然一点情面都不讲。要不是看着脸不像,还以为包侍制来白马做知县了。”
诸立一向相信自己看人的眼光。既然看透了韩冈的为人,那么就要顺势而为,以便让自己从中渔利。白马县是紧邻开封的要地,他能在安安稳稳地立足生根,靠得就是进退自如、能软能硬的手段,绝不是好勇斗狠。
在自家中聚起了县衙内的诸多吏员,诸立提声道:“这一位的性格,想必各位都明白了吧?”
他可不再是旧年要服衙前役的穷措大了,如果是想讨论着如何对付自己,那就是老鼠给猫戴铃铛。不过想来白马县的胥吏们也不会那般不智,就算换做是陈举,面对着身为朝官和宰相之婿的知县,必然是低声下气地好生服侍着,除非到了万不得已,否则绝不会龇一龇牙。
方兴抬头望着无所阻拦的太阳,咬着牙:“这鬼天,哪来的水?!”
白马县的胥吏聚在一处说话,韩冈不可能知情。可他也不会在乎那些胥吏在讨论什么,更没兴趣知道。
“也只能盼着今年冬天多下雨雪,否则明天开春后,河北、京畿都要出大乱子了。”韩冈声音沉沉,夹杂在滚滚的黄河水中,仿佛是丧钟声中传出来的悼词。
诸立摇头:“别说浑话了,看看他接下来做什么。是等着磨勘过去,还是想要有所动作。确定了之后,我们就好做出应对了。”
“争产的案子,从来都是最麻烦的官司。传唤人证、打听消息,翻检旧档,都有使唤到我们的地方。”诸立教训着两个弟弟,“好好侍候着他,帮韩正言断上几个大案出来,他有了光彩,我们这番辛苦当然也会有回报!”
就在韩冈等人在黄河滩上,为明年而忧心忡忡的时候,白马县的胥吏们则是在阴暗之处,有着一番盘算。
“这样不是最好?韩正言的名声,我们也可以帮他在乎着。”
韩冈接任的这三天来,除了今日午后出门去黄河边,其他几天,都是再看旧档。让人打开架阁库,搬了不少档案回去。五等丁产簿、田籍等簿册,都先后察看了一遍。从他的这番行动中,白马县的胥吏们,也终于知道这位从七品的右正言兼集贤校理,并不是来此熬资历的,而是想要有所作为。
“所以说他应该是很在乎名声,一点会给人抓把柄的地方都不留。”
如此勤勉的知县,胥吏们并不是没有碰上过。该怎么应对,心中都有数。不过诸立却是有另外一份心思在,韩冈怎么说都是宰相的女婿,这条大腿到了面前怎么能不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