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宰执天下 > 第二十八章 夜影憧憧寒光幽(一)

第二十八章 夜影憧憧寒光幽(一)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李信的个头在关西算是中等偏下,比身高仅有五尺两寸的王舜臣只高出一指,身材又没有王舜臣那般雄壮,与韩冈比起来都有些瘦弱。不过相貌普普通通、丢进人海里便再也找不着的李信,两条胳膊的气力却是惊人,短矛一掷,竟然发出劲弩离弦的尖啸声。

“如何?!”

第一支短矛如流光追影,脱手而出。他右手又向下一探,另一支短矛便出现在掌中。再一声怒吼,第二支短矛紧追前支短矛之后,射向树林。李信一喝一掷,只眨了几眼的时间,插在他脚前的七根短矛便消失无踪。短矛破风呼啸倏起即落,紧随着夺夺几声连响,七支短矛竟然扎在三十多步外的一株白杨上,从上到下排成了一条直线。

噌噌弦响,长箭在空中连成一线,仿佛珠链一般,直落三十步外的箭垛,转眼之间,箭垛上便长出了一丛野草花。由稻草扎成的箭垛有水桶桶口一般大小,但王舜臣一口气射出的十二箭,却是密密麻麻的扎在了箭垛中央只有碗口大小的一块地方。

“好功夫!”王厚一声大叫,王舜臣也惊得两眼瞪大,不由自主地卸下了自负的表情。

李信不动声色,走到一边的武器架子前,取下七支投掷用的短矛。转过身,一支一支整齐的插在脚下。只是他对着的方向,并不是箭垛,而是校场另一头的树林。

王厚、韩冈自认不如,王舜臣更加得意,扬着下巴用眼底瞧着李信。赵隆有多少本事他很清楚,就是韩冈的这位表哥有几斤几两,他倒想着探探底。

王厚偏过头,问着韩冈:“玉昆,令外兄要做什么?”

连珠急射,比起单箭慢射,保持准头的难度不啻十倍。如王舜臣这般,一口气射出十二箭,还能保持着始终如一的精准和力道,韩冈估计即便在拱卫天子的御龙弓箭直中,怕也寻不到能与他一较高下的神箭手。他想着是不是找个机会,向王舜臣学个几招。君子六艺——礼乐诗算御射,自己做不得诗赋,也只能靠其他几项弥补一下。

“先家公【外祖父】掷矛之术旧年在凤翔府也是小有名气,阵上斩获不在少数,就不知传下来几成?”

既然陈举再无可能翻身,韩冈便没兴趣学着村民,跑去看个热闹,若是给人留下行事轻佻,不够稳重的印象,那就得不偿失了。闲暇时不是读书,便是习武。这一日,他拉着表兄李信,找来了王厚、王舜臣和赵隆,一起校验起武艺来。

韩冈走上前,抓着插在树上的矛身晃了晃,却动也不动一下,牢牢地钉得死紧。王厚惊奇地咦了一声,也凑上前仔细查看。坚实的白杨树干上,矛尖竟然深深地陷了四五寸下去,难怪晃之不动。王厚又惊又叹地回头看了看神色自若的李信,他灌注在矛身中的这等力道,即便是西夏最为精良的精铁瘊子甲,怕也是一矛掷过去,便能扎出前后两个对穿的洞来。

平常的死囚,都是要等到秋后处决,运气好的,其间遇上皇帝大赦天下,便能逃出生天。而韩冈栽给陈举的是‘决不待时’的死罪,定罪之后,便当即拖出去处决——也即是死刑立即执行——连通过京城后台翻盘的机会都不会给他留下。

“小弟就不献丑了……”韩冈也摇着头。自己病好后,经过仔细调养,拉开一石三斗的战弓轻轻松松;论准头,三十步外的箭垛,也能十中七八。以他如今的气力和射术,放在禁军中的上四军里,都能算是十里挑一的人才,但王舜臣的箭术,当是万中无一。

韩冈仔细看着李信的动作,他也没有见识过李信的真正实力。这些天来,他的这位二表哥都保持着军人世家的习惯,早晨起来便打熬筋骨,习练武艺。性格倒不似韩阿李那般火暴,一贯的沉默寡言,韩冈只在小时候见过他两次,记忆早就模糊了。但能在王舜臣的精彩演出之后,还是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当是有些成算。再看自家使得一手好擀面杖的老娘,可知外公家家学渊源着实深厚,让韩冈对自己的表哥充满信心。

“李广、养由基也不外如是,当是能与刘子京一教高下了!”王厚摇头叹着,放弃了上场表演的念头。他也是练过箭术,可在王舜臣的衬托下,却连个笑话都算不上。转而问韩冈:“玉昆……你要不要试试?”

李信从脚下拔起一根短矛,轻轻掂了一掂。没精打采的一双眼睛突然瞪起,精芒四射。一声大喝,他左脚猛然跨出,右臂用力一挥,一道流光直射向树林。

王舜臣得意地回头,他连续射出十二箭,连大气也没喘一下。以肉眼都跟不上的速度,用着一百二三十斤的力道,还保持着准头,王舜臣的这连珠十二箭,神乎其神,世所罕见。第一次见到这般箭术的王厚看得目瞪口呆,而早有见识的韩冈,也是一阵惊叹。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