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一章 庙堂(二)
“玉昆是否有意文庙?”
王安石才去世,就要入文庙正殿,在许多人看来也太急了些。自然顺理成章地就怀疑起是否是韩冈为自己打算了。
今天摆在最上面的是齐云快报。
气学一脉的,都在说,‘韩相公肯定是够格了,但王太傅就未免太勉强了一点。’
赵煦每天要看的报纸,总是两大快报放在最上面。
更亲近于韩冈的,私下里还问了他,“相公是否有意文庙?”
宰相训斥皇帝的事,还未成为焦点,便被人抛到了脑后,没什么人还在纠缠不休。
赵煦瞟了眼坐在对面的皇后,皇后恍若未闻,依然平静地喝着杂米粥。
王安石奉入文庙正殿,才成了如今世人最为关注的焦点。
半晌之后,他飞快地丢下手上的齐云快报,拿起了另一家联赛的报纸,接着一份又一份,最后,他怔怔地抬起头,“竟然是真的。”
虽然这件事还没有正式公诸于世,但按照各家报纸上刊载的说法,奉迎王安石的神主入文庙正殿,就等议政会议通过了。
直到后来大婚,皇后嫁进来后,经过她的争取,才得到了读书看报的权利。
“现在说这个还太早了。”韩冈笑道,“能送进庙里的只有牌位,我还没死,这是咒我么?”
本来福宁殿里,不说报纸,就连普通的杂书都找不到几本,只有经传可看。那段时间,赵煦憋闷得差点发了疯。
不知趣的问了这个问题的家伙,离开时脸色苍白。
赵煦落座后,就熟练地拿起了放在上面的第一份。
但今天赵煦的注意力却出奇地停留在了头版上,看得极为专注。攥着报纸的双手手背上,青筋都迸了起来,头都埋进了报纸中。
公开场合,许多人在争论王安石该不该被供入文庙正殿,私下里,更多的人在议论韩冈这是不是为日后的自己做铺垫。
赵煦对蹴鞠毫无兴趣,高行云再一次独中三元又能如何?他甚至因为蹴鞠联赛公认的创始人是韩冈,而对这业已传承千载的运动而深恶痛绝。平常看这家报纸,都是直接翻过头版,而且绝不会看内容更加丰富的第五到第八版。
如今配享正殿的孔门十二哲,十位是孔子的亲传弟子,剩下两位是子思、孟子,一个是孔子之孙,另一个是世所公认的再兴儒门的先哲。都是千年前的古人,而且还是最近被供入正殿。
齐云快报有个特点,不论是哪里的天灾人祸,不论是皇帝皇后的寿诞,这些新闻,永远都成不了头条,如果没有来自都堂的操纵,齐云快报的头条就只有一个,蹴鞠。不仅仅是头条,一年里的大部分时间,齐云快报连整个头版空间都是为蹴鞠留下的。相对而言,它的同行兼对头,倒不至于如此专注于专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