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十六)
在军事上,韩冈一个人的破坏力比起其他宰辅加起来都要大。
耶律乙辛正式登基的消息,虽然让决定开战与否成了近在眼前的急务,但毕竟还没到眼前。
虽说当年韩冈在罗兀城表现得很正直,可吕惠卿愿意将胜负放在韩冈的节操上?到了他这个位置,又有谁会相信其他同僚的品德?
转脸就要是新年了,两府之一的枢密院要处理的事务比平日多了几倍。日常能聊天的时间也没有多少,何况枢密院中的几位枢密的交情,也没好到可以没事就聊天。
正猜测着,曾孝宽随意翻动着公文的手,突然定住了。
打仗的事,曾孝宽不觉得自己能胜过有经验又在边地的吕惠卿,可兵要吃粮却是不用多说的。
章惇平平静静地走回自己的公厅,即便耶律乙辛已经做了皇帝,现在也还不是作出决定的时候。
前方打仗,就要后方尽力供给,若后方不能供给得上,这一仗不用打也知道是输定了。
……
朝中中层如今充满了新党成员,若有王安石在朝中领导,说不定的确能保证前方的粮饷供给。
……
这是从河东递上来的奏章,并代轨道通车后,军需转运节省下来的时间。
‘玉昆啊玉昆。’苏颂心中念叨着,‘现在不是写书的时候吧。’
轨道?
一旦韩冈的名声被破坏了,气学的地位不问可知。
章惇的反应,印证了曾孝宽一直以来的猜测,暗暗地点了点头。
臣子能够架空皇帝,而几乎控制了在京百司的新党,加上王安石,或许可以保证一干反对出兵的宰辅,无法干扰前线的战局。
而另一侧的章惇,却神色恬淡,完全没有困扰的样子。
只是那其中有韩冈啊!
聊了两句,几位枢密使就各自回去处理公事,曾孝宽进厅前,往苏颂的方向看了一眼,那一位枢密院中年岁最长的老臣,正皱着眉头,显得极为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