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虚实(十一)
“想必这些年北境的变化,诸位都应该看得清楚。可以这么说,现在只凭河东、河北两地驻军,就可以对抗辽国不落下风。”
“玉昆!”章惇提声问韩冈,“你说该怎么办?”
如果只看军事实力、动员能力、生产能力,只凭关西,就足以与辽国对抗。这一句,韩冈就不想在这个场合公开说了。
因而与大宋一边有着私下往来的很多,耶律乙辛得国不正,就是这些人为自己寻到的最好的理由。
“只是不落下风?”
“虽然辽国的局势没有变成我们希望的那一种,但不论打不打,该做的准备还是要做。蛮夷都是畏威而不怀德,你不去做出要打的样子,他们就不会把你说的话当真。和平不到绝望的时候,我们也不当诉之于战争。但如果当真开战,这一切的起因,完全是来自辽人不改其强盗本性的缘故。”
“派谁去?”张璪问,“……以什么名目?”
听到韩冈的发言,所有人都觉得,还真像那么一回事。
章惇沉吟起来,“那就要派人去跟辽人交涉一下了。”
不过如果当真要开战,有一个问题必须先行确认。
相对而言,大宋的优势更大一点。国力上的差距,两国的上层都看得很清楚,辽国能够自恃的,不过是过去百多年一直压着大宋的历史罢了。
韩冈的回答是不能让人满足的。
当然他们不会仅仅是做生意,相互之间刺探、收买,都是不用说的。
韩冈点头,“对等报复这是必要的。勉仲,这件事就交给开封府了。”他又对章惇解释道,“可以拿这些细作把我们的人交换回来。”
“敢问相公,攻打辽国,到底能不能赢。”
章惇道,“得搜捕辽国在京师的细作。”
这是最重要的问题,只有一个让人信服的肯定答案,才能得到议政们的认可。
韩冈毫不犹豫,“人命关天,先保住人命。”他反问章惇,“子厚兄你的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