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十)
王安石因为他的法度被整个朝堂所抵制,而不得不引用吕惠卿、章惇这等新进,从而导致更加严重的党争。
另外就是今日之后,韩冈的名望肯定比之前更胜一筹。
韩冈则选择了先行拉拢朝野,等人心依附,推行起新政便轻松无比,比起王安石,韩冈的做法更加聪明。
一个就是韩冈既然现在就确定五年之后会空出这个位置,想必他那一系的议政们,都会期待到时候韩冈能推动他们进入两府。接下来的几年,必定会更加用心。
只是他这么做的结果,就是需要丢出去的肉骨头要多得多。韩冈要收复这么些人,远比起当年王安石提拔章惇、吕惠卿、曾布等人所付出的好处要多。
在李清臣看来,韩冈的脑袋里面总是有着各式各样的奇思妙想,而且他总有是会想方设法、利用甚至营造形势,将这些奇思妙想付诸于现实。
明明有机会可以直接控制朝堂,偏偏还选了一条曲折的道路,想要立下百世之制。太过于理想化的一个人,性子比王安石还要强硬,为了达成目标,连自己的权势都能放下。这样的人很危险,就像一个清醒的疯子,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挨上他一刀,而且他捅出这一刀时总是有着最充分的理由。
有沟通天下的轨道,有泽被万民的牛痘,还有增强军力的飞船、火炮、板甲,更有惠及工商的钢铁、白糖、棉布,林林总总,数不胜数。
只是看着殿堂中央的韩冈,李清臣心中暗暗发誓,如果这一次的决定当真出自于韩冈本心,自己日后绝不会站在他的对立面。
但这些之中,最为重要的,还是改变朝廷法度的廷议和议会。
不过韩冈多少还有一些补偿。
在李清臣看来,韩冈是崽卖爷田心不疼,做着管家,可着劲地把主家的东西丢出去。
当他卸任之后,定然只能出典外郡——总不可能留下来给人做下属——留下来的章惇,他怎么可能会不乘机清洗韩冈在朝堂中的势力?没有一定的势力,怎么再入两府?
真要说起来韩冈所付出的代价本也不是他的,得到的好处去是实打实的属于他本人,这等买卖的确有得做。尤其是在主人家也不心疼的情况下,买卖就更好做了。
名声愈大,声望愈隆,也许居于朝外,还是能影响到朝堂政事。
在所有人都习惯了韩冈在应对难题时,随手抛出的新鲜玩意儿,他更张祖宗之法的举动,就不那么显眼了。
他现在的承诺过两日传出去,他对权柄视若敝屣的形象,恐怕会在世人的心目中也越发地深刻起来。
相对于王安石从财税入手来变法,而韩冈则试图先从人入手来进行变法。
分明已经站在了臣子所能拥有的地位和权势的最高峰,但韩冈还是说放下就放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