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百虑救灾伤(三)
但更进一步的治理家中内外事的才能,各家各户却不一定能教授得好。在这方面的教育水平如何,官宦人家的底蕴立刻就能从中分辨得出。
不过韩冈不知是不是太有自信,还是根本没有想到这一点,信中并没有提将孩儿留下给父母照顾。而韩家的父母,甚至连同王旖、素心、周南都对鬼神之说有些迷信,竟然也放心地让两个小孩儿一起跟着出来。
在韩冈如今的三个得力幕僚中,魏平真最为老成持重,当然不会做无礼之举。谁也不知道,王家的二娘子是什么脾气,更不清楚韩冈的三位妾室又是什么性子,不小心冲撞了内眷,日后也不好做事。
载着韩家内眷的几辆马车,停在了县衙的偏门外,周围的闲人都被随行的护卫驱散,清出了一块不受窥探的场地。
王旖带上了帷帽,先从车中跳下里的侍女为王旖掀开了车帘,小心地扶着知县夫人从车上下来,在内庭听候使唤的仆妇立刻跪了一地,而魏平真见了王旖掩了面容,松了口气,低下头,半弓起腰来行礼。
在外面的看到了这一行车队的行人们,开始交头接耳。不过半日的时间,消息早已经给传开了,都知道是如今知县的夫人终于到了。
“都起来吧!”王旖摆出了主母的架势,又向魏平真行了一礼:“魏先生万福。”
王旖知道韩冈现在的确很忙。自己前日刚刚回到东京,大哥就籍故请假,匆匆赶到白马县,与自己的夫君商议要事。作为知县,不但要顾着县中的灾情,还要帮忙参议国家大事,怎么说也算是大宋一千八百知县中的独一份,当然是忙。只是看到兄长和丈夫关系亲和,丈夫还愿意帮着出主意,王旖原本存在心中的担忧也不翼而飞,心情也好了许多。
听着那个陌生的男声在外面回话道:“回夫人的话,正言今日出城去视察流民营,现在还没有回来。”
而王旖也从王雱那里了解到,自己丈夫要处置的事情,不仅仅是他去白马商议的那一桩。现在压在韩冈身上的要务,件件都事关重大,忙得连脚都歇不下来。每天都有半天在外面视察灾情,此外还要整顿保甲,严防流民作乱——大灾一起,盗贼遍地。免不了的事,当然要事先预防着。
“官……正言呢?”隔着车帘,王旖问着丈夫的去向。自己都已经到了,昨天也事先传了消息回来,怎么不见韩冈在衙中等候。
所以在家中时,母亲吴氏还千叮咛万嘱咐,到了白马县后,要好生服侍着丈夫,将后院管好,不要让他在外面累着,回到家里还要烦心。
车轮碌碌,碾过了白马县的大道。
王旖虽然年纪不大,但出身自宰相家的身份,还有在官宦门第养出来的气质,让她一开口就立刻镇得住场面。
搂着沉沉睡着的一对儿女,素心和周南绝美的俏脸上,都是带着一丝期盼。已经到了白马县中,那么很快就能看到那个狠心肠的夫君了。
大户人家该有的规矩,王旖当然知道。像她这样的名门闺秀,从七八岁开始,家里便开始着力培养各方面的才华。德言容功,为妇四德,这每个大户人家的女儿必须要遵守的铁律,当然都要学着。‘妇德,贞顺也;妇言,辞令也;妇容,婉娩也;妇功,丝麻也。’这四件事,没有哪一家不去逼着女儿用心遵守,否则就会成了世间的笑话。
药王弟子的身份,韩冈虽然不承认,但他在治疗上的开创却是世所难及。素心、周南总觉得有这样的父亲,她们的一对儿女也不会出任何问题,便安安心心地坐车东来。而在这几千里的行程中,两个孩子倒真是奇迹一般的一点病症都没有。
本想着立刻就能见到丈夫,可没想到却是一个陌生人来迎接。
对于丈夫的辛苦,王旖很能体谅。但体谅归体谅,可当真到了县中,却不见丈夫出迎,王旖的心中也不免感到有些委屈:‘哪有忙成这般模样,让一个没见过的幕僚带着仆妇在外面候着的道理!’
云娘、素心和周南都想早一点见到韩冈,王旖也是一般,如今已经说不上是新婚燕尔,但自从入了韩家门后,就聚少离多,怎么能不挂心?
魏平真也觉得今天的事让人头疼。他从来没有见过王家的二娘子,作为一个陌生的男子,在没有韩冈出面介绍的情况下,就算以幕僚之亲,也不便先拜见韩家的主母。
王旖坐在车中,等着韩冈出来迎接,或是让她熟悉的人过来相迎。但她所听到的却是一个陌生的声音:“魏平真拜见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