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宰执天下 > 第四十五章 儒生合在贤能举(下)

第四十五章 儒生合在贤能举(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杨汲已经了解,但他不敢出头,两个眼睛扫视着。

俗谚云筵无好筵,会无好会,信哉斯言。

“这让州县如何理事?!”

但杨汲却不知道,若是自己说想要走,自家面前的这一位,是自交椅下抽出一个金骨朵来,还是一掷杯,从外面转出三百刀斧手?

蒲宗孟两个鼻孔喘着粗气,仿佛好斗的公牛,“世家巨族,国之大害。州县治事,往往因事涉大族而横生枝节。在列诸位皆起于州郡,想必深有体会。”

而韩冈拿出来的这件事,对绝大多数朝臣来说都是好事,吃亏的是皇帝,得益的则是群臣。

尽管是必不可少的前奏,但苏颂也没有多说的打算,几句话带过,“所以近日玉昆与我和子厚就有了将此一良法,行之于天下的打算。州县流官,不明乡情,不知人事,仓促间上任,往往为胥吏所欺,若能集当地有望士绅于一堂,为之拾缺补遗,道明乡里人情过往,为治政安民之补,岂不大善?”

一旦把韩冈拿出来的甜头吃下去,那就是缴了投名状。日后政事堂再要领着一众议政重臣做些悖逆之事,谁还能说不?最多也只是在里面争取给自己博得更多的利益。

待韩冈坐下,他环顾一周,而后徐徐开口:“想必诸位都听说了,在下苏颂,还有子厚,玉昆,最近有了个想法。”苏颂的声音喑哑,但足以让厅中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廷议之制为玉昆所建,虽无旧规,但行之有年,于国事裨益甚多。苏颂这两年,问过了许多人,都觉得有此一事,能集思广益,以免三两人刚愎害国,又能平复众论,不至因党争而慢事,为大善之法。”

想明白了这一点,韩忠彦就能知道该怎么为自己谋划了。

韩冈的眼神温和如春水,宛如一谦谦君子。

这些话,在朝堂上说出来,足够犯忌讳。朝堂上的官员,绝大多数都是出身与地方大族,只有极少数出自于寒门。

杨汲随着韩冈的问话,对上了他的双眼。

苏颂点头,“玉昆,你先坐。”

也不仅仅是韩忠彦,在座的无一不是在官场上浸淫多年。

“人这下是到齐了。子容兄……”韩冈说着,就看向苏颂。

有所区别的,不过是敢于不敢而已。

最终,杨汲还是战战兢兢地坐了下来。就是在苏颂的身边,距离门口最远的位置上,那也是唯一的空位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