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宰执天下 > 第二十七章 更化同风期全盛(下)

第二十七章 更化同风期全盛(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但他们不想想,若是没有煤和铁,那可就什么都没了。

小学生拿起纸和笔,飞快地列了一个算式,然后告诉皇帝:“六天。”

韩冈为了移民边疆,只能去抓乞丐。而耶律乙辛要让契丹贵胄放他们手下的汉人奴隶为平民,只要一道诏令,这就是差别。

“大辽有几道?”

不是那些贵胄能体谅国事,而是他们不敢,怕耶律乙辛手上的大军,也怕他手中的煤和铁。

正在他们庆幸的时候,耶律乙辛又选了一名学生。

“煤和铁,就是一切。”

汉人蠢吗?一点也不,但他们偏偏就在这种地方花心思。

“三字经和千字文都学了,国文也能读写了。”

哪像大辽这边,已经是齐心合力去学习南朝出色的地方——当然不包括那些破烂经书。

“认识多少字了?”

一名细作从南朝学来了蜂窝煤的做法,回到辽阳后就开始做买卖了。

他们知道耶律乙辛的捺钵回到了辽阳,却没想到皇帝如此重视宗学,不仅仅亲自来到学校中,而且还不顾尊卑,亲自考核学生。幸好问题不难,也幸好被挑到的孩子是个聪明的。

就连张孝杰都知道,这是《九域游记》中的一句话,而且流传得很广。

旁边听考的祭酒和讲师如释重负,悄悄地擦了把汗,提醒圆满的回答了三个问题的小学生跪下来叩谢天恩。

在宋国那边,这句话备受指摘,没有人,没有粮,空有煤铁又有什么用?

耶律乙辛满意地点了点头,笑着道:“答得好。”

“南京道。”

石炭场的煤粉,混上黄泥,根本就不用钱,先做成的坯子,然后在压制成型,中间用人力和畜力就够了。造出蜂窝煤价格也低得惊人。蜂窝煤的炉灶,结构、外形也都十分简单,成本很低。现在辽阳城中,几乎家家户户都开始用蜂窝煤烧水。

“析津府在哪一道?”

南朝的大臣们要是能将他们勾心斗角的心思分出那么一半用在正事上,大宋会变得更加富庶,而大辽可就要危在旦夕了。幸好这一切都不存在。

“中土有五京道,外有高丽道和日本道。”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