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九)
“再等两日,兴庆府的兵力肯定能超过十万。”
离开主帐,韩冈并没有回自己的住处,而是往城下的疗养院去。
“不等了。”梁乙埋有了决断,“宋人那里正在加紧增修罗兀城,拖上一日,我们要夺回罗兀就难上一分。我们先走,让后面的自己赶过来!”
与种谔把将要施行一应事务敲定,韩冈便告辞离开。种建中留了下来,韩冈的建议,还要他来具体承办。而种朴则说是要送韩冈,趁机跑了出来。
这几日,逐步汇聚在兴庆府外的部族军已经超过三万,加上原本就驻扎在兴庆府的五万常备兵,已经占到了国中正常调兵极限的半数。兵力不断增强,让众臣们的信心倍增,开始高呼着要夺回罗兀城。
一般情况下,修筑城池的工程都不会聚集这么多人力。一方面,管理上的压力实在太大,另一方面,粮草供应上的麻烦,也足以让管理后勤的官员疯掉。正常的千步军城的修造,标准工期都在百日以上,而当年秦州为了赶修甘谷城,秦凤路全境动员,也花了五十多天。但今次韩绛、种谔为了赶在西夏人反击之前完成,预留得时间就是一个月。所以才拼命地堆上人力——光是在隆冬季节从冻得如铁一般的地上取土,好用来夯筑城墙,就用去了近四分之一的人力。
一名亲信的内侍这时小碎步地跑进殿中,高声禀报:“秉太后、国相,黑山军司团练使赫里颜率本部两千已抵达北门外!”
这个数字在北宋已经是了不得的大工程了,工数几乎跟当年秦州州城的扩建差不多——秦州城可是周长近十里的州城——而且还是集中在一个月内完工。
听到这个消息,殿上骚动起来。
按照此时的计算方法,一个民夫完整做完一天的工作,计为十个工。普通的寨堡,大约在二十万到四十万工,比如新渭源堡,是双堡夹河的结构,新筑北堡是四十万工,扩建的南堡是三十三万工。而罗兀城的工程量,则是一万民夫一个月的工数,也就是说,总计三百万工!
“赫里颜也来了,他可是平日里走得最慢的一个,不看到好处,绝不出手的。”
每一处墙头,都能看到夯筑民夫的身影。而不仅仅是城墙上,城中规划好各处建筑的地方,都有民夫伴随着咚咚的夯土声喊着号子。而城墙外围还有数千民夫,拼命挖掘着壕河,其中取出的泥土,正好用来可以修筑城墙和建筑。
“看到他都来了,其他还在观望的,当是也会出动了。”
就算在上元夜的深夜,罗兀城的工程也完全没有停歇的意思。一群群民夫,有气无力地喊着号子,站在已经初具规模的城墙墙体上,牵着木桩上的绳索,一下一下地夯着新堆上去的泥土,将城墙一点点地加高上去。用木板做成框子,里面留出的空间堆满黄土,再用桩子夯实,就是如今通用的板筑,其坚固程度并不输给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