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一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七)
一名匠师打扮的男子,就在下落中的飞船下方大呼小叫,指挥两个士兵将飞船上抛下来的绳子一圈圈地绕在桩子上。
“按说是撑不了的。”武贵摇摇头,“这段时间盐州城的消耗和输送来的数目都是能计算到的,不可能坚持太久,十天都很勉强……刚刚夯筑好的城墙并不算牢靠,如果有个两三年时间,或许能坚硬得如同石头。但十天之内,不可能。”
而在另一边,一艘同样巨大的飞船,正一点点地向下降低高度。吊篮上气囊已经瘪了不少,比起刚刚升上去的那一艘有着十分明显的区别。
李清闻言哈哈大笑:“要不是事先得到了这个结果,这一战还真没人敢打。”
熊熊的火光中,一个巨大的黑影冉冉升起。李清脚步一停,目送其一直升到二十丈的高空,然后被一根结实的绳索紧紧拽住。吊篮中一名瘦削的士兵双眼锐利如电,警惕地监视着盐州城内城外的一切动向。
朝堂上经过一番争夺和利益交换,能打造攻城器械的几名大工匠几家瓜分,并约定好开战时将他们一起带出来打造器械,而下面的小工也照样有人抢着要。只是最后还剩下一个修补飞船的匠人,单独一个人不便瓜分,就给梁家拿了,出阵前又转派到李清这里。
李清也觉得纳闷,大半夜的,往城头上派那么多人有什么意义。城里也有飞船飘在空中,只要看守好城门,城墙顶上派个十几队士兵,分段巡视巡视就够了,“你看是怎么回事?”
往年每一次大败宋军,俘获的工匠都是争夺的焦点,为此大打出手的情况都不鲜见。幸好这一次没有铁匠,否则说不定也会打起来。
武贵想了一下后道:“……或许传说是真的,盐州城中主管防务的不是高永能和曲珍,而是徐禧,或者是他从京中带来京营禁军中的主将。”
灵州城下的胜利,得到的不仅仅是苟延残喘的时间,以及数千数万的铁甲、长枪和马刀。还有数以千计的战俘,只可惜其中的工匠为数寥寥。汉家的工匠天下万邦都是有名的,来自军中的工匠更是稀有,哪一个不想要?
“谁让天子不会用人!”
“所以才出了这等笑话?”李清往城墙的方向看了看,“倒当真有道理。”
一艘飞船能浮空的时间,一般得看季节和天气,晴朗无风的夏日,两个时辰都有可能,换做是冬天刮风,勉强上去,没两刻钟就得下来。深秋的夜晚,大约是一个时辰不到一点——不过这是宋军官造的飞船才能达到的时间,换做是西夏工匠们的出品,能飞上天的都不多。飞船上面的气囊,要缝制得一点不漏气,这份手艺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找到人手。幸好之前在灵州缴获了七八艘飞船。
“传言中还有盐州城粮秣不济的消息。既然前面都说准了,这一条也当是有几分可能。此来推断,盐州城中存粮数目肯定是不足的。”
“一个时辰。”李清低声自语,他一直都在算着飞船浮空的时间。
“说得也是!”李清点点头,转头又笑道:“我们随身携带的粮秣,加上后方运上来的,配合起来能支撑上半个月。再杀了牲畜,又是半个月。盐州城中的宋人能支撑一个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