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宰执天下 > 第九章 拄剑握槊意未销(四)

第九章 拄剑握槊意未销(四)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吕惠卿那里也出问题了,太学受贿案,把他的女婿余中一并牵扯进去。而且被牵扯进去的学正、直讲、教授等学官越来越多,眼见着就要变成大案的样子——不,应该说已经变成大案了。

“如果臣错一次,官军就能赢一回的话,臣倒甘愿多错几次。”韩冈见赵顼嘴角又要得意地翘起,话锋一转,“不过环庆、泾原围攻灵州半月,而西贼竟不出兵援救,必有奸计,还望陛下下诏让其慎重。”

如今王安石以三经新义为核心的理论,是天子钦定的标准,太学和国子监中的学官是发扬新学的中坚,他们如今一个个被押进台狱,在所谓贪渎之案的包装下,却有浓浓的政治意味。

“说得是,王卿家说得甚是,”赵顼大笑着连连点头,这几天,他的嘴角都笑出纹路来了。他转头看到了韩冈的身上,眯眼笑道:“韩卿,这一次你可是要输了。灵州眼看着可就要打下来了”

说到政治对刑案的影响,韩冈倒是想起苏轼还依然被关在台狱中。御史台这些日子以来,都在兴奋地翻着他与人来往的信函,其中针对新法,或攻击或隐射的言论一条条都罗列出来,呈与天子。司马光、范镇、张方平、钱藻、陈襄、刘攽、李常、孙觉等旧党的中坚和成员,像地瓜串一般连藤带蔓地被牵连了进去。行事不谨,口舌招尤,连亲朋好友一起祸害了,这是苏轼的本事。

辞别蒲宗孟,韩冈独自往群牧司衙门走去。回想李定脚步匆匆的样子,多半是如今落在御史台手中的几桩大案又有什么新进展了。

但自己的区区一个同群牧使总是被请上崇政殿,是想听自己唱反调,还是想看到自己最后预言失败,然后灰头土脸的样子,还真是说不准。只是看了看赵顼和王珪脸上得意的笑意,自己总是往人心险恶的方向去想的习惯,也不能算是错了。

两府之中,下一个又会是谁倒霉?

凡事都往好处想,这是军事中最大的忌讳。事情总是会往最坏的一面发展,韩冈两生几十年的经历,对此深有体会。

韩冈扳扳手指,突然发现这个人选似乎并不存在,除掉已经被牵连的,驻守边地的,剩下的两府宰辅都跟王珪走得近——吕公著、吕惠卿各自麻烦缠身,郭逵在河北防备辽人,元绛、薛向,眼下都是偏向王珪。

“种谔终究还是平定了银夏,李宪也是保护了粮道,还是得加以褒奖。”

探究案件本身其实没有任何意义,贪渎也好、讪谤也好,牵涉朝堂高层的任何一桩案子都跟政治牵扯不清。当年吕夷简穷究苏舜钦擅卖故纸饮宴一案,难道是为了朝廷的纲纪着想?

韩冈没有附和,却也没有反驳。这时候就没必要多说什么,等结果来就能知道了。

迎合圣意的王珪和他的党羽不用说,就如今风传很有可能在近期入东府的蔡确,他明面上与王珪来往不多,却也实实在在的帝党,与王珪一条阵线——不过话说回来,一切听命于天子的臣子,似乎也不能叫做党。

“老成稳重是好事,但须知过犹不及。”王珪摆着架子教训起韩冈这个后生晚辈来,“且韩冈你与他们共事多年,对高遵裕和苗授应该了解甚深,难道他们是轻敌躁动的人?他们一样是军功显赫的名将啊。”

因为陈世儒一案,吕公著成了摆设,枢密使依然做着,但他在军事上的发言权还不如做副使的薛向。也许这一战过后,他就要退位让贤了。

“韩卿还是多虑了……”赵顼一摆手,满不在意,“说不定现在已经打下来了,过两天消息就能到京城!”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