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五)
“天子还没同意吧。王平章当也不是真心想要辞官。”
韩冈辞官,首先就是针对朝廷财计,这一点韩冈从来没有瞒过人。刚刚恢复原价的五文钱,这一回肯定会重新跌入谷底。这件事,吕嘉问若不能平安解决,引咎出外就是必然。
毕竟吕惠卿回来,就算升任宰相,位置也是会在蔡确之下。但无论是升任宰相,还是留居西府,却始终是在他曾布之上。
可想要接替吕嘉问担任三司使,需要真正精通财计,同时还要有足够的资历,当然,还不能是韩冈和他章惇的政敌。
宰辅之中,最不想看到吕惠卿入朝的,是他曾布,而不是蔡确。
而王安石辞去平章一职,反手又把吕惠卿推上台,不仅仅是保证了新党在朝堂上的控制力,同时也是对吕惠卿的补偿,让他得到天子的许可返京,反过来映衬出韩冈行事的轻佻来。
不过韩冈应该想到了这一点,多半是早就有了准备。为他担心,纯粹是浪费时间。章惇更关心的也不是这件事。
之前为了拦住韩冈,王安石不惜牺牲了同样被派遣在外的吕惠卿。现在韩冈回来了,吕惠卿完全可以援引韩冈的例子,直接启程回京。只不过拾人牙慧,仿人行迹,不免名声有损。吕惠卿就算再想回京,恐怕也会犹豫再三。
“除了这件事外,韩玉昆还说了什么?”
王安石对吕惠卿有亏欠的,以王安石的性格,肯定要做出弥补。他今天的辞职和推荐,正是在弥补。
薛向是不可能回去做三司使的,再过些日子,等到宿州到京城的轨道铺就,他说不定就要乞骸骨了。
同在月下,曾布和妻弟魏泰之间的宴席就沉闷了许多。酒菜在院中的石桌上摆了许久,可曾布的筷子连动也没动一下。
这样的人选,章惇想来想去就只有两个。
路明点了点头:“韩枢密只说了一句——三司须得人。”
曾布纵然与王安石早早地就分道扬镳,可他对王安石的了解,依然深刻入骨。
“得人?”章惇的眉心不由自主地皱了起来。
“王介甫是真辞官。吕惠卿也肯定能回来。”
说得倒轻巧。光是得人两字,就能做出一大篇文章来,历朝历代,能做到‘得人’二字的,屈指可数。这个世上,人丁数以千万,可说得上是人才的又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