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天孙渐隐近黄昏(上)
“蒸汽机差不多可以用了。过些日子,你让商会去军器监那边购买设计图和生产许可证。”
韩锳抬高手臂,像安抚小孩一样,拍了拍韩钟的头,“好了,好了,就信你,就信你。”
冯从义喜笑颜开,“哥哥可要把价钱算低点。”
韩钟愣了一下,醒悟过来后立刻就叫起了撞天屈,“我要真的去了,四叔还不揪着我回京,让爹爹打死我。”
“朝廷为了蒸汽机花销了多少?能低得下来吗?一起凑个二十万贯出来,少了会有人说闲话。”韩冈说道,“图纸拿回去后,要跟商会里面的蒸汽机加以对比,不要全盘仿效,商会之前研究的基础绝不能放弃。”
机织的丝绸,以及机缫的生丝,质量比民家手工的要强。机械与手工最大的区别,一个是规模,一个是稳定,这两方面,都是机器占了绝对的优势。
老三喜欢藏书,尤其喜欢同一本书不同版本的对比。韩钟带了一整箱。单只是《九域游记》,就有三家所出。
如果是各种缂丝等特殊纹饰花样的绸缎,制造技术掌握在官府和极少一部分专业生产者手中。男耕女织的小农生活所生产出来的丝绸,只能是最普通的素绸。而机器生产的绸缎,正是处在这个等级。高档绸缎,机器生产不了,但机器生产出来的绸缎,却能以产量和质量上的优势,将民间手织丝绸的市场给冲垮。
韩钟回来带了许多礼物。以相府之尊,韩家的公子们,手边当然不缺好东西。逢年过节、诞辰,都有人赶着送礼。但外人送礼,总不如自家兄弟知道喜好。
小生产被淘汰,这是历史进程。虽然说是韩冈将车子给推动,但他现在也拉不停了。给那些受害者廉价的同情,就是鳄鱼的眼泪,反而是个讽刺。
“你就胡说八道吧。玩了那么久才回来,不是乐不思蜀什么?”轻盈地抢先跨过一道门槛,韩锳回头看着弟弟,“可没去那些不该去的地方?”
冯从义郑重地点头,“小弟明白,哥哥放心。”
“哪里玩了?这时候,冷得厉害,又湿又冷的,自骨头里发寒。在那边就想着早些回家。”
“那就好。”冯从义这么说了,韩冈便放心了,又问起另一件事,“秀州倭人坊你去看过了,情况怎么样?”
韩钟笑道:“小弟这叫长袖善舞。来回一趟不易,多带一点礼物,也算尽尽心意。东西太多,就放在外面,待会儿卸了车,再拿进来。”
“过些日子,朝廷会加大铁路的铺设。每个地方都会有各自的特产,如果能运出来的话,也能弥补一下丝绢上的损失。在这方面,官府会加以引导。”
韩锳道:“见人就送礼,都学得跟四叔一般了。”
“这是好事。”冯从义点头,却又问道:“不是说南方修建铁路的条件不如北方,铁路修建的重心暂时还不会南移吗?”
“小弟这会回来,有给姐姐你带了礼物。还有几样是给姐姐你屋里玉竹她们几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