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九)
“而且我也是有正事啊。”
“就是他和韩玉昆联手,也拦不住吕吉甫回朝啊。”蔡确眼神越来越阴森,让在旁站立听训的蔡渭都不寒而栗。
有些人眉毛不是眉毛,鼻子不是鼻子,左看右看就看到了面目可憎四个字。这样的人,章惇自不会去接近,没得委屈自己。但看得顺眼,比如苏轼,虽说政见完全对立,可照旧情谊深厚。就是当年他从王安石推行新法,苏轼那边也照样比同为王安石臂助的曾布来往得更频繁。
蔡确和曾布都是同样的心思,吕惠卿在外越久越好,王安石与韩冈斗得越厉害越好。若是韩冈赢了,王安石照旧下台,吕惠卿被阻于京师之外。这是最好的结果了。到时候,章惇、韩冈都在枢密院,王安石、韩绛似乎又要去位,政事堂少了压在头顶上的石头,更少了身边的掣肘,他蔡持正可就能是翻身在上了。
他是不怕事的,与韩冈有着相近的性情。初次见面,章惇就看韩冈顺眼。这才是两人交好的主因。政治观点相差不大,有着共同的利益,还一同主持过南征,有袍泽之谊,这些都是后来的事了。
“玉昆你当知道,洛阳那边也有人开了玻璃工坊,又不知从哪里学会了造银镜,”说到这里,章惇嘴角撇了一下,原本是仅仅存于将作监、雍秦商会和福建章家的技术不知怎么泄露到了外界,心里总归是不爽的,“不过制造的银镜废品不少,文家的六衙内就用银镜的碎片做了个碗形的大圆镜。径足足两尺之多,可以聚光。”
……
“还真不知道。”韩冈摇摇头。他能肯定,章惇绝不是想要说笑话。
“章子厚是越来越沉不住气了。”
大宋的枢密使闲到这个分上了吗?来拜访枢密副使,正事随口带过,只为了说个笑话?
“但皇后对韩冈很看重……”蔡渭小声地提醒道。
章惇哼了一声:“身处嫌疑之地是不假,难道就得束手束脚不成?理他们作甚?”
“有圣天子在呢。”蔡确道:“天子聪慧乃是天授,纵能瞒过一时,还能瞒过一世吗?”
韩冈刚拜见岳父,章惇就赶着过来,在外界看来肯定是过来共谋对策的。而且枢密使登门拜访枢密副使,失了上下之序,也会让天子或皇后心生疑虑。
心中怀着被欺骗的愤怒,他还能沉稳地支持向皇后主掌大政?蔡确不相信。
说是这么说,可蔡确从听到韩冈登门造访王安石之后,就没个好脸色。现在听说章惇又去拜见韩冈,脸色就更差了,之前皇后曾在崇政殿议事后留了章惇片刻,或许就是让章惇去劝说韩冈——不过章惇肯答应下来,肯定是要趁机与韩冈勾结起来。
“奉皇后口谕,劝说玉昆你收回辞章……”章惇看看韩冈,笑道,“想必玉昆你是不会答应的,我就不多费口舌了,反正就在你一念之间。不过我刚听到一个笑话,倒向想跟玉昆你说一说呢。知不知道天火灶?”
至于韩冈,他公私分明得让蔡确都觉得诡异,不论是什么样的情况,韩冈去拜访王安石,都是一桩匪夷所思的事。正常人怎么可能分得那么清楚?除非是韩冈太有自信,没有把王安石的举动放在心上,才能带着胜利者的优越感,去拜访政治上的死敌。
“正事?”
没人相信韩冈只是女婿去拜访岳父,心里都以为韩冈在王安石家里,必然会有一番争执,或是争权夺利的谈判。章惇接下皇后的口谕,赶着上门,在蔡确看来,当然也是为了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