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帝皇大阅兵(下)
王朴,符应崇也被刚才王斗描绘的远景说得面色苍白,都连声赞道:“皇上圣明,后路确实重要,粮道不得有失。”
崇祯帝指着杏山道:“后路必须守好,余者方略如何,忠勇伯仔细为朕道来。”
他对王斗大起信服之心,迫不及待要王斗继续分说。
王斗知道说到这里己经够了,他言接下来就是在松山、杏山与奴会战血战。步步推进,看谁耗得过谁。若有可趁之机,便可实施陈新甲言说的四路进攻方略。
“我大军在外,奴不敢死攻锦州。东奴兵少,成军不易,死一个少一个,他们耗不过我大明,只要他们觉得得不偿失,便会自动退兵,锦州之围解除。他们退却,锐气失去。我师气盛,便可攻击大凌河,义州诸地,为我大明光复失地。”
众人竦然而惊,崇祯帝也是面色铁青,全身发冷,王斗言说奴贼会倾国而来,这是极有可能的。
到时奴军猛攻杏山堡,后路大军不多,如何抵挡?而且杏山山脉离海不远,东奴最善掘壕,甚至如在锦州一样,在杏山堡前挖掘数道长壕,松山大军,立时断了与后方的联系。
大军没有粮草,十有**会溃败,自己无数的心血,也随之烟消云散。
就算没有截断,入援大军,也要为争夺后路与奴进行连续不断的血战,而这损失,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崇祯帝重重哼一声,说道:“有前权,无后守,洪承畴说自己老于兵事,这么一个明显的失误都看不出来?”
崇祯帝连连点头。王斗说的方案还是很稳妥的,虽然他很想一场辉煌大胜,也觉这样不实际。
若夺回义州等地,对朝野上下,都有交待了。光复失土,也算大捷,对军心士气的振奋好处,不言而喻。
他暗想。让王斗做兵部尚书,倒比陈新甲更加合格。当然,这也只是想想而己。
……
一时间,他起了更换洪承畴的心思,随之又强且按下。
陈新甲目光闪动,王斗果然是治军打仗奇才,战略方面,也这么出众。
自己虽然也提到这点,却没有王斗讲得这么深入浅出,竦动人心,一时他心中涌出嫉妒之意。不时此时王斗与他同一战线,王斗表现越出众,对自己的战略说服力就越强。
这时他反而为洪承畴说话:“洪督也有自己道理,萨尔浒之败,就是杨镐分兵冒进,前车之鉴,不可不防。”
崇祯帝哼道:“未预胜,先预败,入援大军去解锦州之围,至少要保证自己不败吧?若大军陷入绝地,朕又何处寻找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