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末边军一小兵 > 第700章 儒学与督察员(中)

第700章 儒学与督察员(中)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学堂颇大,匾上挂着“沙河乡国民小学”的字样,听说国民小学这词,是王斗很早前就定下的,而且各学堂实行的是寄宿制,平日不得归家,只有逢假才能回去。

李邦华皱起眉头,他对保安州印象并不好,他淡淡道:“如此,宣镇一地的军政大权,岂不是被保安籍垄断?”

朱之冯摇头:“没办法,谁让保安州人最有钱,又最大方?”

不过他说东路余处,还有宣府镇各路,也意识到这种情况,奋起直追。很多移民到怀来城,延庆州的富户财主,为了让子弟在宣府镇谋得一席之地,一改往日一毛不拔的作风,也踊跃捐钱捐物起来。

或许他们以前在大明余处是抗税漏税的先锋,到了宣府镇后,反成为人人称颂的大善人。

就朱之冯知道的,某个移民到延庆州的富户,就曾获得王斗亲手颁布的“大慈善家”奖牌,因为他一口气向当地教化司捐银超过一万两,当时引起巨大的轰动。

“知识,就是力量,就是财富!”

大将军王斗说的话,越来越受到众人认可。

确实,学识的作用。在宣府镇作用越来越大,不想干苦力,就多学点学识吧。所以很多工人农户,纷纷在空闲时间,进入成人小学内学习,争取也拿到一张毕业证。

李邦华有些激动的对朱之冯道:“此为我大明科考未来改制之方向!”

当然,宣府镇的做法,对教育的投资太大了,朝廷财政如何应对?

朱之冯知道此人,这个叫马西贝的家伙,自称马大善人,其实未移民前在昌平是出名的铁公鸡,最擅囤积居奇,更几次煽动罢市,让当地官府收取商税的举动化为乌有。

现在如此乐善好施起来,成为正牌的马大善人,让人大跌眼镜。

听了朱之冯的话,李邦华内心也不知什么滋味,此些儿辈,在大明各地抗税逃税,到了宣府镇,却如此的慷慨大方。

……

二人此后无话,一路来到该屯堡的学堂前,却是在南山脚下,不远处有一条河流经过,岸边满是田地。

朱之冯久在宣府镇,当然知道,他说道:“李公有所不知,此处除了官府的投入,其实民间捐赠力量也不小。依下官估计,或许快要达到办学金额的一半!”

依他说的,宣府镇户籍分为几等,一般想拿到绿本者,除了屯堡外,可能要一、两年时间。但若捐一大笔钱给教化司、收容所、孤儿营等等,不但可获得称号,这户籍上面,也可以往上提一提。

而且宣府镇这个地方,等级越高,各类紧俏赚钱行业,才可以优先参与,所以各界捐钱捐物,非常的普遍。

又学而优则仕,地方培养出更多的读书人,是很多人的共同认可,便如保安州,此处捐钱之风最甚,便是州内出来的官将士兵们,每年都会捐出很多钱用在地方教育了。

所以东路才能有五所中学,保安州更占了三所,就是因为该地捐钱太猛了,保安州地方官府,办的学校也是全镇最好的。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