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各方关注
王斗威名赫赫,新上任的朱巡抚自然知晓,相关的情报收集,集了一麻袋有多,更召东路兵备马国玺详谈,对马国玺拉拢王斗,尽力为国朝大明的提议,非常赞赏。
自家女儿身份何等尊贵,只因一个名份,便要曲居民妇之下,岂是甘心?
在他严格监督审核下,宣镇内贪污现象得到控制,当然,他也不可避免的得罪一大批人,很多官吏将领,都对他恨之入骨,背地暗骂朱之冯是朱黑天,朱剥皮。
只是,再不甘又如何,他己暗中得到消息,为了谢秀娘,女婿连堂堂公主都拒绝了,唉,真是顽固。
他不分日夜的主持编订镇内赋役清册,对杨国柱的新军田地,同样非常关心,曾严厉警告,任何有敢将主意打向新军田亩的官将,都将遭受不留情的弹劾与淘汰。
一时人人侧目,国朝初期,商贾是贱民不错,但现在,商贾势力何等之大?便连一阁首辅,都陆续有商人家族出身的人,其言可谓惊世骇俗。
还有那三个巡抚,也皆非易与之辈,也是让他头痛的原因之一。
在各大家意图截断外来商货进入东路,朱巡抚同样愤怒了,严厉谴责奸商祸害地方之举,其言,商贾本为贱民,奈何把持社稷,祸乱朝纲?
或许,自己真不适合在官场生存,想想崇祯十一年时,自己因女儿私奔之事,曾召女婿王斗前来说话,当时女婿言:“……至于下官的武人身份,眼下大明多事之秋,下官一个会带兵打仗的武将,未必就会差于文人了,巡抚大人未必将来就会用不上下官。”
而在王斗联合边军鼓噪消息传来,他同样愤怒,上书朝廷,斥责王斗,言其便有委曲,也不该如此要挟朝廷,陷圣上于不义,严正表明自己对事不对人,刚正不阿的立场。
当然,这点纪世维还是欣赏的,公主又如何,想进王家门,也得排在自己女儿后面。
朱之冯乃天启五年进士出身,曾在山东做过地方官,上任宣镇巡抚后,他雄心勃勃,意图还宣镇上下一片朗朗青天,谱一上任,立时决意裁汰冗兵冗役、兴复屯田、检查军饷虚冒、清查镇内隐田,更要杜绝地方官将侵吞赋税银两等弊端。
他忽然下定决心,便是总督不干了,也要为女婿多收罗那些奸商的罪证,让他将来动起手来名正言顺。
“未来的事情谁说得清楚?有朝一日,或许巡抚大人会以为让君娇跟随我,是个英明的决定。”
京师谣言之事传到宣镇后,他颇为愤怒,不顾幕僚,还有众门生故吏的书信劝说,断然上书朝廷,为王斗极力辨解。
是的,让女儿跟随王斗,确实是个英明的选择。
他也有信心,安抚好王斗,使宣镇巡抚、总兵,成为地方文武相得,共报朝廷的典范。
只是随着王斗身份越贵,眼下更居永宁侯,纪世维心中不满的地方也颇多,那个乡间民妇谢秀娘,封赏源源不断,自己家的女儿,却一个封赏衔头也没有,这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