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别了,圣地亚哥
“现在后勤补给物资充足吗?”视察完一遍阵地后,常邦用望远镜观察了一下战况,发现在防线被突破后,西班牙军队再无斗志,出现了成批投降的现象。而他们的投降,也解放了第七、第八两个步兵营,他们在炮兵的配合下,开始向城内挺进,看起来十分顺利。因此,他很快就离开了前线,转而到后方询问后勤参谋部队补给的事情。
“团座,西班牙人压根就没什么基础设施,道路本来就不行,还被他们派人破坏了。军用车辆没法走,只能靠马骡运输,但一时半会又到哪里去筹措这些大牲口。”后勤参谋的嘴角已经起了泡,可见这几天被前线主官们催得急,精神压力很大。
“你也不用太过于自责。一万多人的物资补给,确实很难做。沿途的西班牙老百姓又逃散一空,人烟稀少的,就地补给确实很困难。”常邦闻言宽慰道:“说实话,我们以前的大兵团调动都在国内,铁路、公路、运河都很畅通,当然很轻松。现在一下子搞到智利这边,有些措手不及是很正常的。经验教训,都是慢慢积累起来的嘛。咱们国家第一次打这么大规模的战争,有问题暴露很正常。但我也要提醒你们,暴露问题不要紧,但问题暴露了必需要排除万难,尽快解决,不得拖拉。”
“团座,待攻下圣地亚哥后,是否可授权职部用武力征发该城居民充当军夫,为我军运送物资或修补道路?”后勤参谋又问道。
“可以!”沉默了半晌后,常邦最终说道:“如果出现了什么问题,责任由我来承担,你只管把后勤供应问题解决好。咱们国家打仗,物资消耗甚大,是西班牙人的好多倍。而且不光咱们团,那么多民兵部队的后勤供应也是你来负责,章参谋,这项工作可不轻松,你要上点心。”
“祝贺常团长,第三混成团以秋风扫落叶之势,一举攻占敌智利将军区首府,为此战以来我军第一大功。请问,方便接受个专访吗?”1704年10月10日,圣地亚哥城外马普丘河边,来自《真理报》的随军记者正在对第三混成团团长常邦进行采访。
常邦这个人,今年已经五十多岁了,但精神头非常好。早年在辽东的历练给他的履历增添了厚厚一笔,调回洛阳府的陆军大学任职一年后,很快便升任第三混成团团长,接替了退休的老家伙们,虽然他在很多少壮派军官眼里同样是个“老家伙”。
常邦在辽东任职时,作风粗犷,雷厉风行。不过在军校当了一年教师后,居然变得文绉绉了起来,此刻只听他满面笑容地对记者回道:“程记者,我要更正一下。我军主力才刚刚突破西班牙军队的防线,第九步兵营正在向城市内部挺进,西班牙人虽然兵败如山倒,但城市大部分区域还控制在他们手中。”
“当然,圣地亚哥的陷落只是时间问题。”说到最后,常邦又补了这句,体现了他内心之中的喜悦和骄傲。
可不么?圣地亚哥是东岸人攻占的第一座西属美洲大城市,这份荣耀,属于第三混成团全体,当然也属于他常邦,日后必然会有很积极的影响。这个时候他又想起了原计划10月8日进攻亚松森的第十二混成团,因为该团几乎全是新兵,技术兵器也未全数配备到位,加上西班牙人在亚松森近郊布置了重兵。根据信使从山那边得到的电报消息,该团肯定无法准时发起进攻了,这份头功自然只能由他常某人独享了,真是快哉!
“常团长,听说本土会为攻占的第一座西班牙大城市举办游行灯会。灯会上不但会放焰火庆祝,还会在全国多个城市升起气球,表彰达成这一殊荣的部队。这是否意味着,贵部已经是我国第一等的主力军团?”程记者问到。
听到这里常邦原本志晕乎乎的脑袋顿时清醒了。看着面前笑眯眯的《真理报》记者,心里却在吐槽这帮文人笔杆子真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第一等主力军团”这种帽子能随便戴吗?若是他常某人毫不推辞地承认了,可想而知日后要面对多少白眼和排挤。别的不谈,第一混成团的那帮混小子还不闹翻天了?
“程记者,不要这么说嘛。各部都有自己的绝活,哪有什么高下之分。你们这些人啊……”说到这里,常邦笑着指了指《真理报》的记者,道:“这样吧,今天的采访先到这里。后天,后天在西班牙人的将军府内,我们再做一次正式的访谈。现在,我还有别的事情要做。”
这个时候,常邦换了一副严肃的面容,用略显沉重的语气说道:“从瓦尔帕莱索到圣地亚哥,天气不好,一路凄风苦雨,再加上连续作战,官兵们多有伤亡。一会我还要去祭奠一下阵亡将士的遗骨,下午会在野战医院和伤兵们待在一起,晚上还得过问粮秣补给,看看士兵们的衣食冷暖。大伙从南智利一路奋战,很不容易的。秋冬季节天气又不好,作为他们的主官,我不能不关心一下。后天吧,后天肯定有时间。知道,知道,程记者不用多说了,我知道这是军部安排下来的政治任务,专访我不会推的,就后天吧,再见!”
说罢,常邦翻身跨上了自己的战马,在团部警卫排的簇拥下,一路视察各部防区。所到之处,士兵们纷纷欢呼不已,就连正坐在旁边吃午饭的各县民兵们都举着饭盆大叫起来。此情此景,让常某人沉醉不已,大丈夫当如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