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238章 高加索的融合

第238章 高加索的融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随后,大批东岸援助的抵达,卫拉特蒙古人爆发出了极强的战斗力,他们通过永不间断的征服战争,以及酷烈的蒙古手段——一动手就知道老蒙古人了,传统艺能——对高加索山脉一带的居民进行了大清洗。在他们的屠刀下,无数高加索山民被杀死或贩卖,剩下的要么臣服,要么逃走,人口锐减一半以上。山脉北麓的平原地带被他们悉数占领,山里的苦哈哈们也纳贡称臣。这不,上次去格鲁吉亚人那里打草谷,卫拉特蒙古人的屁股后头就跟着五千车臣仆从军,这是他们这么多年来的成果之一。

东岸政府也考虑到了卫拉特蒙古人缺丁少兵的现状,通过有限的几次贸易,给他们输送了超过两千五百名克兰迪印第安人,且还有超过两千名克丘亚人正在路上,不日即将抵达北高加索地区。这些印第安人都是青壮年男女,在东岸干过几年筑路队的活计,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点存款,来之前换成了生产生活所必需的物资,因此并不需要阿玉奇汗给他们支援什么,除了军事保护之外。

按照东岸顾问的指导,这些印第安人被安置到了高加索山脉北麓一带,沿山一溜设置了十余个垦殖村庄,以种植小麦、玉米、土豆为主要生计来源。这些人的到来,给卫拉特汗国增添了相当的农耕文化元素,融合好了的话,对国家未来是有益的。

“大汗对国家未来的建设有什么展望吗?”聊完了关键的善后事宜后,吴翼飞也轻松了下来,于是问起了别的事情。

“展望?”阿玉奇汗放下了茶杯,摇了摇头,冷静地说道:“那就是活下来!”

阿玉奇汗说得很实在。卫拉特汗国有什么?什么都没有。四十万蒙古族人,听起来不少,但真要和强大的敌人开战的话,消耗起来也是很快的,也许一年都支撑不到。

俄国人已经有动员十万大军南征的能力,还有东乌克兰的数万哥萨克武装协助,这就已经不比卫拉特汗国的兵力少了。

奥斯曼帝国呢?因为靠海运输便利的缘故,甚至能动员更多的军队到乌克兰及高加索地区,只要他们有足够的船。土耳其人当然也有协助的仆从军,乌克兰那边是克里米亚汗国,这是又一个能动员7-10万军队的国家,实力强劲。在高加索一带,他们还有格鲁吉亚及大量臣服于他们的山民协助,兵力不会低于五万人。

甚至就连波斯萨法维王朝都有能力动员十万大军西征。当年在两河流域与奥斯曼帝国大战的时候,他们一度在巴格达周边聚集了六万人以上的兵力,如果算上外围配合的部队,妥妥超过十万人了。

最重要的是,上述三个国家其实都承受得起十万大军崩溃一两次的代价。兵没了,依靠相对厚实的国力再组织一批,你卫拉特蒙古怎么和他们耗?十万蒙古男丁一旦全军覆没,那就真的什么都没了。他们,承受不起失败的代价。换句工业术语就是冗余量太小,容错率极低,损失三万人就会伤筋动骨,损失五万人就会动摇国本,损失十万的话,基本就是亡国的节奏了。

阿玉奇汗不是傻瓜,他很明白卫拉特汗国面临的种种问题。年轻时在伏尔加河流域挣扎求生的经历极大锻炼了他的智慧和见识,俄国人虚情假意,从不给任何物资,也不给地位待遇,却总是让他们派兵协助沙皇的军队出征。长期这样下去,部落不断慢性失血,却得不到任何补充,最终也只有被俄国人一口吞下,命运不由自己主宰。

正是忧虑这一点,阿玉奇汗才毅然西进,脱离伏尔加河那个死地,到西边重获新生。每每想起此事,阿玉奇汗都有些感慨,机会只有一次,时间窗口也只有那么一段时间,即俄国人南征惨败,顿河下游一带秩序全无的时候。在平时的话,附近有几个俄军堡寨,还有不少哥萨克在周边晃荡,监视得很紧,并严控各种战争物资流入伏尔加河下游一带,逼得阿玉奇汗时不时去波斯人那边抄掠补充,真的太艰难了。

但自打到了北高加索一带后,形势一下子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因为俄国人深陷内部政治倾轧以及外部侵略战争的缘故,一时间没空料理被卫拉特蒙古人占据的顿河南岸土地——事实上俄国人控制这片土地的时间也不太长——渐渐让蒙古人在当地站稳了脚跟。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