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270章 朝鲜工人的血泪

第270章 朝鲜工人的血泪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铁路通行之处,当地的乱匪武装必然一扫而空,护路大队的铁拳虽然在战场上可能不够看,但在地方治安上却是无往而不利的。一期、二期经过的地段,东岸人才勉强控制,五期通往哈尔滨那一段,控制得也不错,但中间的三期、四期就有点够呛了。统治仅限于地图,当地的渔猎百姓内心之中也充满狐疑,必须通过治安清理和经济发展来深入控制,如此才能将其消化成自身的核心力量。

另外,满蒙标准轨铁路谁允许就只有五期了?未来通到哈尔滨后,还可以继续往南或北修嘛。往北经模范堡通往同江县,与黑龙江的水运联系起来,往南可以修到两年前清廷因为垦荒而刚刚设立的长春厅——后者可能性更大,因为哈尔滨方面最近已经倾巢而出,向南扑去了,对满蒙分水岭的争夺已经箭在弦上。

上个星期,又来了五千名朝鲜籍劳工补充人员缺口。这部分人不是之前东岸人抓获的非法越境的朝鲜军民,而是在朝鲜北方招募的。说是招募,其实雇佣工资并不高,对朝鲜人没有太多吸引力。但在通过官方交涉后,朝鲜政府屈从了满蒙开拓队的要求,动员行政命令在北部各郡县摊派,一地出多少人,详细定好,然后由两名官员带着,到满蒙标准轨铁路的建设工地上干好。

冬季鹅毛大雪,道路多有艰险,但这些朝鲜人依然及时赶到了,人数还超出了东岸人的要求,达到了5600余人——朝鲜官府怕路上人员大量损失,满蒙方面震怒,于是派了足足七千人上路,最终路上依然减员了两成,可谓艰难。

于是,满蒙标准轨铁路二期就在这些人的艰苦努力之下,一步步地往前挪动。眼看着下个月这段铁路就能通车了,大伙都很高兴,结果发生了朝鲜籍劳工逃亡的事情,日籍监工自然很愤怒,于是出现了开头那一幕。

阿部雄太现在是满蒙标准轨铁路护路大队预备中队的中队长,手下上百,都是跟着他从京都坐船过来的。这个护路大队还有四个中队,一到三中队全部都是日本失格武士或浪人,另外两百名女真人组成了一个骑兵中队。由此可见,随着铁路建设的逐步推进,护路大队的规模也在日渐扩大,已经从最初的五百人扩大到了五个中队九百人,大部分都是招募的日籍士兵,是东岸人手里的一把快刀。

据私下里流传的消息,未来修建三期(绥芬河—宁古塔)、四期(宁古塔—玛埏河)、五期(玛埏河—哈尔滨)铁路后,护路大队的规模还要继续扩大,但应该不会只招日本人了,女真人、蒙古人都会来一点,以互相制衡。

特别是后者,最近漠北草原战事激烈,东属蒙古四部收编了不少蒙古降人。这些人留在草原上问题多多,东属蒙古四部对他们也不是很放心,那么就干脆迁到这边来好了,让他们和日本人、女真人互相大眼瞪小眼,互相牵制。这当然会造成一定的内耗,进而影响部队的战斗力,不过因为是铁路守备部队,平时巡逻一下铁路沿线,抓一些盗匪,押运一下筑路物资,问题倒不大。

满蒙标准轨铁路,对于整个满蒙地区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交通干线,甚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条生命通道。南满大部分地区是登莱的,他们想要出海,只有鲸海一个方向。海参崴港因为周围的山脉阻隔,冬季没那么冷,海水盐度又高,还略微受到一些日本暖流的影响,因为海水实际上是不怎么冻的。事实上如果有后世的破冰船的话,完全可以做到全年通航,当然此时东岸人还造不出这么牛逼的装备,冬天时海参崴会封港一段时间,但依然比满蒙开拓队辖区的其他港口要短很多,是他们出海的第一选择。

台湾银行在海参崴港投资不少,前前后后砸下去二三十万圆了,已经建成了一个大型物资储运中心,同时获得了部分码头的经营权。他们当然也在满蒙标准轨铁路上投了不少钱,这也是邵汝杰到双城子过来的原因所在。他对这条铁路短期内盈利不抱太大希望,但做生意嘛,总不能只看下一季度的财报,着眼未来也很重要。

铁路一旦通到哈尔滨,收入肯定能上一个新台阶,虽然依旧无法扭亏为盈,但至少能弥补很大一部分亏空了。不信?看看兴凯湖左近的农田吧!自从迁移了很多人过来定居后,这片黑土地上的粮食种植业发展极为迅速。尤其是一些国营农场,大量雇佣廉价的朝鲜工人,同时使用大型农业机械,生产效率很高。未来规模再扩大一些,光靠运粮食就能赚不少钱。南洋的粮食价格低?我们大农场的价格更低!运输距离还短,粮食口感也不错,竞争力那是杠杠的!

当然满蒙标准轨铁路对于目前正在进行的战争可能没太多帮助,但不能说对满蒙的经济发展没帮助。这条铁路是着眼未来的,军事和经济并举。满蒙吃补贴这么多年,总要有点拳头产业了,不好高骛远,从最基础的粮食业、捕鱼业、畜牧业和木材业做起,发挥自身优势,一步步来。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