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波罗的海大酒店
所以啊,也就这样了。瑞典王国其实就是一把好用的刀,东岸人可以帮忙把这把刀磨得更锋利些,让俄罗斯人流更多血、消耗更多资源的同时,也能慢慢看到一点西进成功的希望。是的,没错!瑞典王国其实也就是一个夜壶罢了,需要的时候把你拿出来用,不需要了,再一脚踢到床底去,总之不要有太多不切实际的想法,演好你自己的本来角色就成。
基于这种思路,其实也就注定了这支俄国秘密使团在但泽港的一无所获了。东岸人不会武装他们,无论你来的使团级别有多高,开出的采购价格有多诱人。与其有这种精力到处闲逛、串联,还不如赶紧滚回老家去,积极组织防御,扬长避短,争取不在查理十二手底下吃大亏——已经从瑞典人手里掏了那么多土地了,俄罗斯你就偷着乐吧,彼得保罗要塞可要看好了,这是你们梦寐以求的出海口,别又被瑞典人一场大胜之后夺回。
波罗的海局势的精髓,在于相持,而不是哪一方获得完胜。因此,为了华夏东岸共和国的利益,请瑞典王国、俄罗斯帝国按照既定剧本演吧,千万别给自己加戏。
彼得一世在与廷臣们商议后,猛然发现现在俄罗斯成了瑞典人唯一的目标。如果查理十二愿意,他完全可以调集主力军队东进,寻找俄罗斯陆军的主力进行决战。
老实说,彼得一世对决战的结果不是很有信心。虽然廷臣们不断分析,认为比起两国的综合国力,俄罗斯帝国还是占有相当优势的。他们有广阔的战略纵深,军队人数是对方的好几倍,即便三名士兵换人家一个,耗也耗死瑞典人了。但彼得一世就是不放心,觉得局势还是十分危险,盖因军队一旦溃败起来,可就不是简单的数学问题了,而是信心问题,绝对不可掉以轻心。
再者,彼得更担心传统宿敌波兰联邦、奥斯曼土耳其、克里米亚汗国趁机发难,从其他方向进攻俄罗斯腹地,那样事情可就无法收拾了。别以为这种事情不可能,以俄国人对邻居的了解,这帮煞笔还真做得出来,即便他们现在满屁股屎还没擦干净。
所以,趁早和谈才是上策,这就是俄罗斯秘密代表团抵达但泽港的原因了,他们想请东岸政府当中间人。
但泽县方面之前已经就此事专门开过一次会了,波罗的海国际银行的人也列席了会议。大家讨论后一致认为,从华夏东岸共和国的利益角度出发,不宜过分帮助俄罗斯人。不仅如此,瑞典这把好刀还要多多支持,让他们能抽出更多的力量去折腾俄罗斯人,使其没有精力进攻西乌克兰、北高加索等敏感区域,威胁东岸人的利益。
另外,他们也不觉得自己有能力说服查理十二放弃进攻俄罗斯的计划。在前几年的战斗中,俄罗斯人侵占了大片瑞典土地,如英格利亚、涅瓦河流域等。虽然都是些人烟稀少的破地、烂地,但位置都非常不赖,属于必须要夺回的。因此,瑞典、俄罗斯两国间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上,他们现在就一直处于战争状态,它从未结束过——查理十二、彼得一世二人必然要分出胜负,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
伦敦铁公馆郑副使也是差不多同样的看法。他之前就写过相关的处理指导方针发放至但泽、里加等地,系统阐述了瑞典、俄罗斯两国战争的必然性,同时指出,原则上要支持瑞典,让他们做好守护波罗的海流域的铁闸,不让俄罗斯的势力渗透进来。
而考虑到瑞典王国国内局势的复杂性,占其人口大多数的德意志人一直与勃兰登堡—普鲁士勾勾搭搭,意图颠覆瑞典在黑海南岸的统治。几十万立窝尼亚人也一直与瑞典人不对付,明的不敢来,但暗地里使绊子的非常多,当地人也把俄罗斯人视为救星,即帮助他们摆脱瑞典残酷统治的救星。因此,瑞典王国的根基其实是非常不稳的,稍有不好,就是个星火燎原的糜烂局面,以其不过百十万的国族人口数量,很难与小两千万人口的俄罗斯帝国对着干。瑞典可以在战场上赢很多次,但输不起任何一次,这就是问题所在!
所以,适度地武装瑞典是必须的,包括但不限于军事援助、财政援助、外交援助。军事援助主要指出售优质东岸武器,财政援助由波罗的海国际银行负责,提供低息甚至是免息贷款,外交援助则是利用东岸政府的影响力,改善瑞典王国四面皆敌的不利处境,使得其能抽出更多精力应付俄罗斯人。尤其是普鲁士这个野心极大的国家,东岸人在柏林还是能说得上几句话的,也许可以说服他们与瑞典王国敌对,至少一段时间内不要敌对。
当然了,对瑞典王国的帮助也要适度,不能超出一定的范围。毕竟也是一个老牌陆军强国了,让他们分散俄罗斯精力可以,但也不能打得俄罗斯人哭爹喊娘,信心全无。毕竟,一旦彼得一世觉得西进受阻,那么就很可能在这个战略方向上转攻为守,然后把国家资源投入到南征大业之中,一举解决其拖延多年的吞并西乌克兰及高加索山区的计划。克里米亚汗国及卫拉特汗国如今都正处于转型蜕变的关键时期,国内各项改革万万不能因为战争而被轻易打断,这会打乱东岸人的全盘计划,是外交上不可挽回的重大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