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495章 投资热点(三)

第495章 投资热点(三)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北智利奇旱无比,却在短短数年内吸引了国营、私人及海外资本超过六千万圆,几乎比欧洲任何一个大国一年的财政收入都要多了。什么叫投资热点?这就叫投资热点,确定无疑!

温池县也有部分银、硝石资源,这是东金公司和北方化工厂的产业,他们也在此设立了分厂,各自雇佣人员,开工生产。而来自欧洲意大利的资本,则卯足了劲投资建设公路、码头、自来水厂(利用捕雾网及少数季节性河流)、煤气、铁路,股份买足了49.9%,为温池县工业的发展打好了基础,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毋庸置疑,这些建设项目大量使用了来自意大利的劳务工。这个年代的欧洲人是能够吃苦耐劳的,他们维持生存的需求很低,但东岸人提供的干牛肉、咸鱼和玉米依然超出了他们的预期,再加上还有远超过老家收入的工资——虽然这些工资在东岸人看来低得可怜——因此一个个干劲十足,在搞完初步的城市建设之后,竟然又接下了安第斯山引水工程这个超级大项目。

这个项目之所以被称为“超级”,主要还是因为其巨大的工程量。从安第斯山到温池港,直线就有两百多公里,七个乡镇都要输水,再加上弯弯曲曲的管道,总长度必然超过一千公里,工程量是非常大的。

而在他们之前,东岸政府其实已经在投资修建了。当时用的是印第安劳工,结果因为环境恶劣,死伤惨重。现在没印第安人可用了,只能用这些来自意大利的非国民劳务工,他们未来会因为这个供水工程死多少人,东岸政府并不关心。反正是非国民,连抚恤赔偿金都没有的。能活下来并干满年限的,就可以申请入籍,这是对他们最大的奖赏。

富平县、白沙县也有类似的项目。他们同样有铜矿,有硝石矿,而且硝石资源远远超过温池县,因此修建高山引水管道势在必行。东岸政府在这三个县的项目上总计花费了超过一千万圆资金,而且这还只是第一期预算,后面还会持续投入,能坚持做完这个工程的企业,都不得了,未来肯定会得到更多类似的政府工程合同,这是一家企业最大的本钱和底气。

对了,富平县的项目是葡萄牙人做的,主要是阿尔梅达、麦略尔、平托三个家族。他们投资搞定了鸣沙港(阿里卡)码头,占有49.9%的股份,随后又承揽了沙漠里运输硝石的铁路基建合同——这是纯劳务合同。现在胃口居然这么大,又盯上了高山引水工程,为此还拉上了葡萄牙王室的布拉干萨家族。因为东岸政策不允许黑人在本土的缘故——东岸立国八十年,至今只有区区数十黑人获得了国籍——葡萄牙本土人口又不丰,因此他们不断开动脑筋,除了继续到爱尔兰忽悠人之外,还把主意打到了北非,打算出动精锐人马,突袭摩洛哥等北非国家沿海,掠取奴隶到北智利沙漠里来干活。

白沙县吸引的主要是来自荷兰及德意志的资本,当然也有衙内们的投资。前者主要集中于码头、公路、铁路、城市上下水设施、煤气管道、电报局等,后者则自己开工,建材厂、食品厂、机械厂等等,泾渭分明,显示了双方不同的投资理念——好吧,其实荷兰人也不想投资回本超级慢的基建项目,这是被东岸政府逼得。

荷兰资本家,当然搞的是来自德意志的劳工了。贫穷的德意志,从来都是大国的角力场以及——战场。法兰西、奥地利、瑞典、联合省、不列颠等强国,像进公厕一样,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搞得当地乌烟瘴气,实在不像样。因此,当地百姓有很强的出外谋生路的冲动,被荷兰老板一召唤,屁颠颠地就走了,结果到了沙漠里,死了不知道多少人,也是惨。

其他欧洲国家的资本家,其实也挺羡慕这些到东岸配置资产的商人的。狡兔三窟的道理,不止中国人懂,老外其实也懂。只不过他们动作慢了一步,没赶得及罢了。加上如今欧陆战事进入尾声,似乎也没那么急了?

不过还是有一些危机意识较强的人,跟随这些前辈的脚步,到北智利地区刚设立的中陵县投资基建。该县是全国第271县,下辖中陵镇(科皮亚波)、右玉乡(查尼亚拉尔)、开善乡(卡尔德拉)、招福乡(巴耶纳尔)、左云乡(瓦斯科),一共五个乡镇,是北智利地区第四县,县境约有一半在沙漠外。该县也已经发现了大量铜矿和部分硝石,甚至还有一座充话费送的——呃,好吧,勘探队发现的——金铅矿,资源非常丰富,值得投资。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