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红河—查尔卡斯(一)
金真男目前居住的望山乡,就是红河地区行署下辖的重要定居点,也是未来移民们向北挺进,将实控区域向北延伸到皮科马约河的重要前进基地。打了胜仗,哪怕对方政府也同意割地赔款了,那都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离真正实控、消化还远着呢。别的不谈,就以东岸人那操蛋的财产、民族、宗教政策,不把人逼反那绝对是你武功盖世,神勇无敌。换个弱鸡一点的政府,境内早就处处烽烟,反贼遍地了,到最后政府也只能妥协,撤销相当部分政策。
修铁路所需的工人照例是从附近抓取的,甚至还有部分是从东面的巴拉圭送来的。那块地方的局势反反复复,始终平定不下来,让中央军团的高层大为光火,一口气调集了二十个县保安团近两万人围剿,再加上新一团等杂牌部队的配合,最终大开杀戒,将冥顽不灵的瓜拉尼人杀了个人头滚滚,这才稍稍抑住了局面。
你若问金真男附近的印第安人、梅斯蒂索人甚至是西班牙人服东岸政府吗?他也只能笑笑。如果服,老子至于把房子、菜田修成这样么?至于把老兄弟都聚在一起生活么?和你明白说吧,印第安人不愿意去你吹得天花乱坠的海外生活,你若是硬来,他们就去森林里生活。反正这边山高林密的,你要花多大代价来抓捕他们?连条像样的公路都没有,也不可能调动大队人马过来,到了最后,还是居住在附近的人买单——怪不得最近又送了一支来自利马的编余部队及家属到望山、靠山(阿瓜赖)、抚山(塔塔加尔)三地定居呢,他们大量参与了秘鲁高原的剿匪战事,立下了不少功劳,陆军部可能拉不下脸来直接将其送到海外,于是便捏着鼻子发配到了这边,也算是“人尽其才”了。
洛合铁路的建设进度虽然谈不上多慢(目前已经通到了弘达乡),但对于在北方进行剿匪作战的陆军官兵们来说,根本远水接不了近渴。更何况,铁路只修通到合水乡一带的话是远远不够的,它还得继续向北,一直延伸到这片低海拔森林地带的深处,才有可能发挥那么一点用处。因此,从合水乡向北继续修铁路,就成了必然,而这次是由中央铁路公司接手的(洛合铁路由美铁公司负责修建、运营)。
金真男对这些人没太多兴趣,他只对红河、洛合铁路及北延伸线感兴趣,因为这关心到他未来的利益。这里的木材资源非常丰富,而南边查科、潘帕又十分缺木材,几乎是完美的销售市场。最近他办理了一张森林采伐证,打算和几个老兄弟一起,开办伐木场、木材加工厂,赚点钱花花。
新来的移民以农业和伐木业为生。更准确地说,那些被顺国驱逐的前明移民们开垦荒地,种植水稻、玉米、红薯等主食,同时饲养一些牲畜家禽,为全乡提供食品;西班牙人则在附近砍伐森林,加工木材,给南边的铁路建设工地提供标准型制的枕木。
什么?没有工人?那你可太小看咱们金团长了,如今他家里的地都不是自己种的,每隔几日副官便从劳工营地里找一队人过来,帮着处理农事。伐木场么,完全可以同样操作,上万人的营地呢,弄个两百人出来伐木,可以说完全没影响。
严格来说,这里其实是原西班牙查尔卡斯检审法院区与东岸西北边境的交界处,有一个新设不足一年的小镇,即望山乡(亚奎瓦),目前大概有三千来人,以远东移民为主,另外还有少量从利马、瓜亚基尔、基多、巴拿马等地输送过来的克里奥尔人、半岛人。这些人被军部怀疑为西班牙王国的同情者,但却没抓到实际证据,于是便全数强制迁移过来了,省得日后留下隐患。
凭什么木材生意都让那帮西班牙裔做啊?我就搞个大的,以后当个木材大亨玩玩,这可比走私生意赚多了,也稳定多了。
1709年9月5日,查尔卡斯东部的密林边缘,一场大雨不期而至,正在辛苦干活的建筑工人们获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可以到遮雨棚下小坐片刻,恢复下疲累已极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