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535章 欧陆风云(六)

第535章 欧陆风云(六)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1695年10月6日,在走走停停之后,“云杉”号三桅帆船在阿姆斯特丹的外港泰瑟尔岛下锚碇泊。在处理完毕船上所载的黑麦后——战争期间,粮食从来都是不愁销路的,且价格也不错,虽然你只能卖给指定的荷兰批发商——这艘船只又在这个欧洲最大的商品集散中心采买了一批货物,启程前往一海之隔的伦敦。而这个时候,之前曾和他们在波罗的海上并肩航行的那艘载有俄罗斯人的英格兰商船,早就已经不见踪影了。

但很遗憾,这个在短期内看来似乎是不可能的。荷兰人在瑞典的投资非常多,瑞典王室的最大债主就是荷兰的德海尔家族,瑞典陆军也经常充当荷兰人的打手下场与其他国家作战,同时瑞典更是荷兰人在波罗的海贸易中占据最大份额的重要支柱,他们轻易不会让瑞典倒下的。

眼前这艘隶属于阿姆斯特丹商站的风帆船总共有三十多名水手,其中大部分都是招募的法国胡格诺教徒,来自东岸本土不过十余人,其中还包括几名情报总局的探员(以水手身份为伪装)。这艘船常年往返于阿姆斯特丹和里加之间,有时运输一些来自东岸本土的商品,有时充当荷兰大批发商的代理人,生意不是很赚钱,但在支付各种开销之余,还能给商站补贴一笔活动经费。要知道,所有东岸的商站都兼职情报站的功能,里面可养了不少以商务人员身份为掩护的情报分子呢,他们可是很能花钱的。

彼得沙皇未必不明白这个道理,但他还想最后努力一把,看看能够解除瑞典王国的外来资金支持。如果不行的话,他会看情况再决定是不是出兵,毕竟南面还有土耳其人的威胁。不过,彼得从自己与他人的交谈得知,瑞典人在德意志地区的风评是非常差的,立窝尼亚的贵族们也对其非常不满,可以说瑞典人此时就坐在火药桶上。即便俄罗斯人不出兵,德意志人自己也有很强的出兵挑战瑞典这个北方帝国的冲动,搞不好一场战争就会爆发。

这些外籍水手的来源很杂,甚至有一些并不是被薪水吸引来的,而是被拉壮丁拉来的,比如已经被东岸人买下的巴林岛上的某些阿拉伯渔民,比如新华夏岛上俘获的少数麦利那人等等。当然数量最多的,还是来自或者人口过剩、或者战乱频仍地区的人口,比如日朝、欧陆诸国等等。东非运输公司招募了数百名日本、朝鲜籍水手,南海运输公司招募了上千名来自法国、德意志和意大利的水手,国内私营航运企业招人的途径五花八门,其中甚至有瞒着政府使用梅斯蒂索人的,凸显了水手供给不足的困境。

东岸人之前也嗅到了一丝风声,但他们并不觉得战争会随时爆发。勃兰登堡—普鲁士的实力不足以挑战瑞典,如果加上波兰的话可能还有点希望,但索别斯基现在还没死,最可能接替他的萨克森选帝侯奥古斯特的倾向也未可知。他们倒是知道立窝尼亚的贵族们对总督达尔伯格非常不满,一直阴谋推翻他的统治,无奈实力太过弱小,始终无法成事罢了。这些贵族曾经找到过库尔兰大公那里,但在东岸人的建议下,前任大公回绝了这些不切实际的阴谋,因为东岸人担心这可能会让库尔兰公国卷入战争之中。

因为成本较高且人手严重不足的缘故——事实上是招募不到足够的人——这些年来,东岸共和国航行在各大洋的船只上面的水手,来自东岸本土的比例是呈逐年走低之势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航海的风险太高了,而且也非常辛苦,跟家人团聚的时间更是少到可怜,一个人但凡可以找到一个收入中等的工作,基本上都不会想着去当水手。没办法之下,以南海运输公司为首的大大小小的航运企业,也只能放开外籍水手的限制,把那些被高薪吸引的苦哈哈的外国人送上船充当下级水手,维持航线的正常运营。

但如今的弗雷德里克大公就有些拎不清了。这家伙一直以来就好大喜功,非常虚荣,对于外人的吹捧和称赞非常在意。尤其是现在库尔兰公国经济实力大增,隐隐成了立窝尼亚地区的领袖,这位大公就更找不着东西南北了。因此,他还是有可能在关键时刻犯浑,卷入到不该卷入的冲突中去的,东岸人必须提防着点他这个猪队友。

水手,确实是一份辛苦的工作!

总体而言,东岸人觉得目前波罗的海东半部的局势暂时是可控的,唯一的变量在于麻烦缠身的俄罗斯以及波兰王位的易主。所幸他们本来在这里也没有太大的利益,唯一需要担心的,大概就是保住不多的商业利益以及维持库尔兰公国这个支点的独立罢了。他们与柏林和海牙的关系都不错,有这两层关系在,即便弗雷德里克大公再不智,费一番手脚之后也能保全下来——他们当然不希望这样做了,因为这是需要消耗政治资源的。

1695年9月15日,波罗的海洋面上已经有丝丝凉意了。甲板上忙活着的水手们都穿上了长袍,以抵御从北极吹过来的寒风。但即便如此,当你的衣服被大浪打湿的时候,你再怎么活动身体,依然会感受到那阵刺骨的寒意。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