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134章 铁公馆的决定

第134章 铁公馆的决定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当然这个国家也曾经通过库尔兰人传话,试着求购产自东岸的“高级蒸汽机”,但几次都被拒绝了,后来也就绝了心思,开始一门心思自己搞,现在已经做到了可以部分维修的水平,也是相当不错了。

“不过说真的,大使,最近英国人在尝试将蒸汽动力嫁接到一些比较常用的中大型机械设备上。我去看了,其中有不少是用来加工工具的机床,虽然他们的努力还不是很成功,但这种尝试本身就代表着某种进步,我觉得应该予以重视。”秘书麻利地将桌上的文件收拾到一边,然后端来了一碟特级饼干,向蔡振国汇报道。

蔡振国的秘书将底下人传过来的各路消息进行了一番汇总,然后写了一份认识比较深刻的报告递交给了蔡振国,因此他对现今英国工业界的事情还是比较清楚的,故这会只听他又说道:“英国人在现有的低压、低速蒸汽机上还有两大瓶颈,其一是密封问题,其二是机加工精度的问题。至于其他方面,他们做得还算不赖,虽然水平算不上多先进,但进步也是显而易见的。”

前去英国工坊里参观的东岸使馆人员,回来都对英国人的工业加工水平赞不绝口,言语中普遍认为就伦敦郊区的这些工厂而言,已经差不多赶上了大量使用了水力机床的新华夏、澳洲、远东三藩的一些落后作坊,不过还是比不上一些由政府设立的大型企业。这些厂不但在技术上胜过伦敦近郊的这些堪称英国模范的先进企业,在管理制度、财务制度上也完全胜出,领先是全方位的。

其实,正如蔡振国秘书刚才所说的,英国人现在连低压、低速蒸汽机还没整利索。其在密封上所遇到的困难,说实话比起十年前已经小了很多了,但现在仍然受限于材料、加工或设计上的原因,使得气缸漏气比较严重,这已经影响到了蒸汽机的热效率。而其实这个问题与第二个所谓的瓶颈是一回事,如果英国人的机械加工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的话,那么蒸汽机气缸的漏气问题也不可能这么严重,所以这其实是合二为一的问题。目前英国人,如果没有外来技术帮助的话,就只能像东岸早期一样,使用那种四处漏气、效率较低的蒸汽机进行凑合了,当然这也是技术进步的必由之路。

所以说,英国人光靠大幅度推广、普及蒸汽机,就能使本国的工业生产效率和机加工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他们现在之所以还想方设法想要得到东岸人的高速蒸汽机,主要原因还是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对于东岸人的“神器”比较眼馋,并不是他们对这种蒸汽机的需求有多大。要知道,他们光凭现有的技术,就已经冠绝欧洲了。

与英国人相比,欧洲其他几个开始正式将蒸汽机作为一种新兴动力来使用的国家水平就要差不少了。以葡萄牙、西班牙这两个伊比利亚国家为例,前者自产了两台,又从英国进口了四台,结果都在一年时间内陆续损坏,然后花费重金请英国人维修,然后使用个一两年又再度损坏、再维修,如此周而复始,显然是一次失败的尝试;而西班牙人更是奇葩,这个国家先向东岸人求购蒸汽机,并明言哪怕是落后的早期型号也无所谓,在被无情地拒绝之后,急着“赶时髦”的他们又转而从英国伯明翰订购了三台最新式的蒸汽抽水机,安装在安达卢西亚干旱的农田周边,用于水利灌溉,结果与隔壁葡萄牙人的设备一样,使用了一年多以后便宣告损坏,西班牙人自己组织人手进行了一次维修,没有成功,随后便弃之不理了,谁让这是马德里官方投资的项目呢,他们并不关心蒸汽机实际用得怎么样,看起来只是一次单纯的追赶潮流的行动。

当然若说英国人就一定拼了命也想得到高速蒸汽机技术,那也不是太准确。毕竟英国人现在用的一些蒸汽机,其再差还能比一些水力机床差吗?那些水力湍急的河流暂且不论,这些可以驱动许多机床以较高速率动作,但绝大部分的河流其实水流是很平缓的,只能让机床、提水机、磨坊等靠水力驱动的设施以一个较为缓慢的速度动作,远远比不了蒸汽机的相对高速。更何况,河流也分丰水期和枯水期,冬季甚至会结冰,流速在一定时间内也会变化不一,远远不如蒸汽机恒定、高速。因此,即便再差的蒸汽机,比起水力来也要有很大的优势,水力只不过是胜在廉价罢了,适用于一些对加工精度要求不高的项目,比如东岸人建设的石浦水库,其水力用来驱动大锤打造铠甲、冲压银元等等,如果是用来加工齿轮的话,就不行了。

与这两个逗比国家相比,法国、北德意志诸侯就要严肃多了,尤其是后者。这个地区素来是手工业繁盛的地区,生产出来的商品行销全偶各处,每年中欧、意大利举办的各类商品交易会上都能看到大量产自北德意志的工业品,基础非常好。因此,在蒸汽机被引入到了这个地区后,发展较为迅速,对蒸汽机的接受程度较高——不高也不行啊,德意志中北部地区较为寒冷,冬天大雪满天,河流冰冻,水力机械全部停摆,只能靠手工工具及脚踏机床生产商品,效率不知道要下降多少倍。现在有了蒸汽机,一下子就弥补了这个缺点,虽然初期投资较高,但可以合股众筹采购啊,大家到时候对这台蒸汽机改造一下,多接几个轴系,学东岸人一样,光靠出租动力差不多就能收回不少成本了。

英国人之所以三番五次邀请东岸人前去参观,说起来还是为了采购来自东岸的诸多设备,其中最重要的无疑就是蒸汽机了。盖因没有蒸汽机——尤其是转速较高的蒸汽机——机床刀头的转动速度就不可能有多快,而这个速度慢了,加工零件时的振动程度就会很高,这一会使得加工精度上不去,二也会令废品率居高不下,这些无疑都会使得工业加工水平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之上,所以英国人非常想得到东岸的高速蒸汽机技术。

蔡振国曾经收到过里加商站从勃兰登堡弄来的情报,上面对北德意志地区使用蒸汽机的状况进行过仔细的分析——好吧,其实是以勃兰登堡—普鲁士为例——知道这个地区从中世纪以来工业基础就较为雄厚,而且煤炭较为便宜,交通也相对较为发达,全国使用了不少产自英国的蒸汽机,并且已经开始试着仿制,为此从原汉萨同盟的加盟城邦(工商业、航海业较为发达,手工匠人极多)里聘请了许多手艺人来到柏林,展开特别攻关项目。

最近东岸驻英大使馆接到了好几家英国制造企业的邀请,前去进行了参观、考察,对英国制造企业的蒸汽机应用水平及机械加工水平有了一个相对清晰的认识——当然这只是英国人展现出来的水平,至于没展现的是什么样,就不太清楚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