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部署调整
“大概是佛得角群岛吧。”瓦格纳猜测道:“东岸人这两年已经说服西班牙王国加强了向风舰队的建设,让这支舰队更多地承担加勒比海的防务,使得东岸人可以抽调战舰加强佛得角方面。说起来,这和我们如今面临的局面还颇有些相似之处呢。看来,现在的东岸人,对于积极干涉欧陆局势的兴趣在与日俱增啊,这必须尽快报告给公爵陛下了。”
利昂·沃尔夫冈·瓦格纳匆匆走进了一间还算宽敞的红砖房内。这间红砖房坐落在荒草连天的青岛港郊区,面朝大海,却不是什么春暖花开,而是一片怪石嶙峋的海岸,海岸上长着几乎半人高的荒草,令人很难想象在繁华的青岛县境内居然还有如此荒僻之地。
这两天白天客户陪我干活,晚上我陪客户吃饭,两天熬出来一章,太忙了,见谅。
1683年8月20日,樯桅如林的青岛港。
这个出人意料的要求让瓦格纳想了一路,直到乘船抵达青岛港商站的时候依然在思考着。东岸人的解释是西非近海形势不好,海盗船时常出没,必须成立一支专门舰队进行扫荡,以保障商业路线的畅通。
库尔兰人将未来货栈建在这里,其中自然也不无看中此地潜在商业价值的意味在内。反正他们贩卖的都是东岸政府指定采购的烟草、木材、蔗糖、咖啡乃至黑人奴隶,属于政策性刚需,货栈弄得远一点也无所谓,只要运到了就行,大不了和东岸有关部门分摊多出来的运费罢了。
这话本是没错,瓦格纳总督也颇是认同,但问题是以前这都不是东岸人在负责的么?他总揽新库尔兰事务多年,清楚地知道从开普敦到雅各布港,其近海巡逻一直都是东岸人的第一舰队南海分舰队在负责,多年来一直做得也很不错,怎么现在就要新库尔兰方面自己成立一支“数量为3-4艘、总吨位不低于1200吨的专业战舰编队”呢?难道东岸人要抽身而去,自己不再负责这一片海域的安全了?
不过即便如此,这么大一块地总共只花费了一万余元,确实是非常值当的,须知现在的荒草地,未来也许摇身一变就能成为炙手可热的黄金地块,这种事情在高速发展的东岸历史上已不是第一次了,如今寸土寸金的青岛博览会大街原先就是一片水塘、芦苇丛和草甸子,现在已经成了大企业的聚集地。
瓦格纳想来想去只有这么一个解释,特别是当时陪同谈判的一位东岸海军军官话里话外隐隐约约提到,东岸方面正在考虑与库尔兰公国一起成立“联合舰队”,共同负责西南非洲海岸这一片的安全——“联合舰队”的配置为双方各出4艘战舰,总计8艘专业战舰,指挥权用脚趾头想想也知道肯定归于华夏东岸共和国海军第一舰队。
荒地整体作价八千多元,因为是工商业用地,所以售价较高,几乎是农用地的两倍。荒地后面有一个规模不大的村子,这里本是他们村放牧羊群的所在,所以库尔兰人还要给予这五十户人一次性补贴两千多元,以彻底了结此事。
东岸人这么搞,很明显是想将自己的一部分精力从西南非洲解放出来,从而可以投入到其他其他战场。那么这样问题就来了,东岸人这样做是想把腾出来的战舰部署到哪里呢?印度洋还是加勒比海?
而也正是因为大部分人口都想往繁华的港口一带凑,使得他们这帮来自新库尔兰的拉脱维亚人才能够以相对低廉的价格在离港口稍远一些的地方买下了一片荒地,作为一个仓储基地——库尔兰人之前已经在主码头那边有一个货栈了,但规模较小。
对于这个问题,瓦格纳没有答案,但如果对于如今各国间局势稍稍有些了解的话,都会对此有一些猜测。瓦格纳自己心里琢磨着,这东岸人如此做,大概是想把腾出来的4艘战舰投入到大西洋一带,至于是加勒比海还是佛得角,他猜不出来,因为无论部署到哪里都有很充分的理由。
是的,你不用怀疑,在国土整体开发程度极端低下的华夏东岸共和国,即便是青岛县这样的繁荣地带,也存在着大片的荒地等待人来开发。你想想,在一个人口不过十万余人、面积却达到数千平方公里的县内,相当多的人口还集中在县城和码头一带从事工业、商业、航运、金融等工作,剩下的还有大量生活在城市近郊的农民为这些人提供粮食、蔬菜、水果和禽畜。这样算下来,稍远一点的地方其人口密度还真的非常稀释了,一切都是人口不足造的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