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欧陆风云(八)
现在在有波兰侧翼威胁的情况下,高文刚只希望万一土耳其人真要进军匈牙利,那么最好见好就收,不要恋战,否则可能会遭遇到不可测的危机。当然如果法国人能够同时在西线牵制奥地利人的话就更好了,虽然那很可能只是个奢望。
德涅斯特河左岸现在已经成了一片大的营地,驻扎了怕不是得有数万人,其中既有天下闻名的加尼沙里军团、斯帕西军团,同时也有奥斯曼帝国普通士兵,当然来自各地的仆从军士兵就更不少了:塞尔维亚人、匈牙利人、阿尔巴尼亚人、波斯尼亚人、保加利亚人、罗马尼亚人、希腊人、阿拉伯人、高加索人、鞑靼人等等,所有你一切能想象到的巴尔干或小亚细亚地区的民族都有。
想到这里,高文刚大概已经知道该怎么回应卡拉·穆斯塔法阿加了,同时他也打算尽快写一封外交邮件送回本土,详细地向分管外交、贸易工作的执委李晴汇报下一阶段该如何调整对奥斯曼帝国的政策,他认为这非常关键。
1679年5月23日,在卡吉贝伊港(即现今的敖德萨港)靠港的高文刚一行人,在一队斯帕西骑兵的护卫后终于抵达了位于德涅斯特河左岸的一处营地,卡拉·穆斯塔法阿加正在这里等着他。
高文刚一听心里面就有些呻吟。倒不是为了穆斯塔法阿加的无理要求,而是听到了奥地利人、土耳其人有在匈牙利爆发全面战争的风险。他不清楚这里面有没有法国人撺掇的因素在内(以目前奥斯曼和法兰西的关系密切程度,可能性不低),但法国人肯定有充分的理由这么做,因此东岸人必须做好奥斯曼帝国同时开打三场战争的准备。
卡拉·穆斯塔法阿加是行军征战多年的老将了,对自己麾下各部分军队是什么德行非常清楚,因此他的驻地布防其实也是很有意思的,即以加尼沙里军团为核心,外围则是奥斯曼帝国普通军队,再外围则是来自各地的仆从军,并且严格划分好了驻地,分派纠察队四处巡视,就怕这些人起了冲突,伤了和气。至于斯帕西军团和克里米亚鞑靼骑兵,则在利于出发的外围机动,同时配属给他们指挥的还有部分由埃及湖水马穆鲁克派来的人马。
而一旦奥斯曼人真的这么做了,那么东岸人是不是要插手其中呢?盖因如果不拿出真金白银来支援的话,三线操作的奥斯曼人很可能会玩崩(即便真下血本支援了奥斯曼玩崩的可能性也很大),而且很可能将得不到什么商业上的好处!说到底,奥斯曼帝国保持稳定和平的状态,不四处出去装逼将国库打个底朝天,给华夏东岸共和国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市场和奴隶炮灰的来源地,才是最符合东岸利益的。
所以,奥斯曼人打仗的时候,其实真正能信赖的,也就是自己带出去的军队罢了。至于仆从军,利用起来就需要一定的技巧了,当炮灰勉强可以,做占领军还算够格,摇旗呐喊则非常擅长,但一定记住不能委以重任,比如守御补给线上的重要节点、担当方面作战主力等等,那很可能是要吃亏的。
基于这种考虑,一旦奥斯曼人真的同时与俄罗斯人、奥地利人和波兰人开战,东岸为了不让以前经营的资本、商业网络及其他利益泡汤,还真就只有下血本赞助了,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当然了,最理想的状况,还是先想办法说服奥斯曼人与俄罗斯缔结和平条约,把乌克兰那一摊子烂事掰扯清楚了,解决后顾之忧,然后再想办法如何面临波兰和奥地利的威胁。
这些大杂烩般的士兵,充其量也就能打打顺风仗了,一旦遇到逆境的话,天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比如后世中国解放战争期间委员长麾下见死不救的狗血戏码,在奥斯曼帝国这二十万大军里面简直就是司空见惯,不坑你就不错了,还想让我救你、配合你?做梦去吧!
让奥斯曼帝国归还波兰割让的东南部领土是不可能了,那么波兰这个仇就没法解。同理,奥斯曼帝国也不会放弃对匈牙利的野心,因此与奥地利的争斗就在所难免,更何况两国当年缔结的和约休战期也快到期了,估计伊斯坦布尔的苏丹心里也是打的这个主意,即一旦做好准备,就立刻出击,将匈牙利吞到肚里。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略这支庞大的军队里激烈的民族矛盾、宗教矛盾,基督徒士兵和穆斯林士兵互相看不顺眼,而基督徒内部信奉天主教、东正教的也有矛盾,更别提穆斯林内部矛盾本就尖锐无比的各个教派了,总之是太不和谐了,打架斗殴那是时常发生的,很多时候就连中层军官都会参与进来,也是没谁了。
高文刚不好评价奥斯曼人的这个想法对还是错。他只是从军事角度认为,现在的奥斯曼帝国在奥地利人面前,其实已经没什么优势了。奥地利军队人数虽然不多,但几万精锐还是凑得出的,且在与法国军队的多次交锋中积攒了很多经验,战斗力根本谈不上弱,十多年前拉杜河之战时土军在同等数量时其实就已打不过奥军了,只不过当时大家都没重视罢了。
这些人语言不通,装备各异,训练水平也大相径庭,甚至很多中高级军官连自己手底下有多少人都稀里糊涂的。奥斯曼人又缺乏很好的协调机制,指挥起来简单粗暴,这在过去似乎可以,可在战争越来越精细的当下,似乎就有那么一丝不符合潮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