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阿尔巴津(一)
虽然去年夏秋时节下游运了很多食品过来,但能省一点是一点,自身的造血能力也是相当重要的。要知道,自己手头这四千多兵,可都是从下游几县抽调的精壮男丁啊,都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其中最早跟自己来的已经有一年半到两年时间了,老家的农业生产肯定受到了影响——据之前送货来的船长们带信得知,这些被抽丁的家庭的农业生产都受到了程度轻重不一的影响,全赖当地政府放粮救济,不然日子可就难过了,说起来这就是民兵和预备役士兵的局限,务农毕竟还是他们的主业啊!
炮兵兄弟沉着精准的反击多多少少稳定了一下步兵的阵脚。一些人反应了过来,然后在军官的组织下用排枪对哥萨克骑兵进行攒射,并取得了一些战果。他们的行为也鼓舞了更多的民兵,很快,东岸阵地上飘起了大团大团的黑雾,枪炮声慢慢变得密集了起来,而也就在这种密集的枪炮声中,上千名哥萨克骑兵的攻势被顺利瓦解,他们丢下了七八十具尸体,然后灰溜溜地兜了一个圈子,退到了远方的本阵当中。
刚刚从一场重感冒中病愈的刘建国,看着城郊地里长满了的青青麦苗,露出了一种满意的神色。这都是在他的主持下恢复的农业生产啊,在物资奇缺、人心惶惶的不利情况下恢复的生产,真的太不容易了。
斯捷潘诺夫也是打老了仗的人了,知道第一次冲锋是效果最好的时候,因为很多新兵可能会比较慌乱。但如果这都没能冲下来,那么后面基本也不可能在正面硬冲下来了,只能另想他法。
1674年盛夏,结雅河畔。
这还不算,沙皇或许是咽不下这口气,直接给远东雅库茨克这边松了绑,让他们在面对东岸人的时候可以不必再缩手缩脚,放心大胆地打回去,这就导致了后来一系列事情的发生。弗兰茨别科夫、巴依科夫两任督军打好基础,尤戈维奇给出致命一击,将有些大意的东岸人打了个措手不及,效果那是非常之好。
一些俄罗斯人大呼小叫地冲了过去,似乎打算对墙体进行补救,不过东岸人的炮弹实在太过密集,仿佛他们不心疼火药与炮弹的消耗似的(今天一天打掉的弹药,就已经差不多是阿尔巴津城堡内俄军火炮弹药总和的四分之一了,也是恐怖),圆木被炮弹击中后四散而飞的木屑很是杀伤了一些人员,再加上陆军野战炮时不时打一些爆炸弹过去,虽然哑火率不低,但也把俄罗斯人打得抱头鼠窜,修补城墙的事情是没法做下去了。
结果天有不测风云,东岸人贸然插手拉辛起义,不但牺牲了不少多年培养的情报人员,还大大得罪了以沙皇为首的俄罗斯贵族(毕竟拉辛杀贵族可不手软,这激起了他们同仇敌忾的心理),莫斯科、阿尔汉格尔斯克的商站被即刻关闭,小星星造船厂被强行收归国有,阿尔汉格尔斯克枪炮修理厂被强行收归国有,外交和商务人员被驱逐,技术人员被强行入籍俄罗斯,损失那是相当之大的。
7月15日,就在东岸人已经将阿尔巴津要塞地城墙轰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缺口,正打算再接再厉扩大缺口时,奥努弗里·斯捷潘诺夫带领的人马也抵达了外围,威胁到了正在攻城的东岸大军的安全。
俄罗斯人肯定早就发现了这点了。不过之前由于东、俄关系尚佳,俄罗斯仰赖东岸之处甚多,因此双方在外东北的冲突都被压了下来,甚至就连沙皇本人都有牺牲远东部分利益,换取各类技术援助和投资的意思在内,毕竟向西扩张才是俄罗斯帝国的第一选择嘛。
“俄罗斯人技穷了!”库尔汉见了哈哈大笑,下令四门重炮继续轰击,务必要将阿尔巴津城堡南城墙上的缺口扩得更大一些,以方便后面步兵的突进。
这个时候,陆军宿将、吉利亚克人出身地库尔汉紧急接过了指挥大权,下令收缩防线,将主要兵力部署在了码头营地和重炮炮位一线,利用修建好的野战工事抵达斯捷潘诺夫集团可能展开的攻击。当然在此期间他们也没停下之前的活计,四门重炮仍然在陆军士兵的保护下(每个炮位本身就是一个坚固工事)朝城墙进行着轰击,将摇摇欲坠的木头城墙连同许多正在拼死抢修的俄罗斯农奴一起打成了碎片。
其实这次外东北结雅、海兰泡、乌第三县遭到攻击的原因就和这个脱不开关系。唯一的职业兵集团被脑温城一带的清军吸引到南方松花江畔,外东北地区就只剩下一些分散的、人数也不多的守备队士兵勉强算是职业兵,除此之外就只有民兵了,但民兵平时是不集结的,这就给防御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7月16日,斯捷潘诺夫集团对东岸大军展开了试探性攻击,而且一出手便是大手笔:来自雅库茨克城的一千名哥萨克骑兵展开了集团冲锋!呼啸而来的俄军骑兵给了东岸民兵们极大的压力,有的人脸色发白、不停地吞咽着唾沫,看起来就紧张无比;有的人则直勾勾地看着重来的哥萨克骑兵,双手用力捏着枪身,指关节都有些发白了;有的人则在射程外就开始射击,完全不顾军官和士官们的命令——相信此时若不是有着木桩和铁丝网的保护的话,这些民兵可能就会阵脚松动,进而让俄罗斯人捕捉到机会了。
而说到民兵和职业兵的事情,黑水开拓队队长刘建国就有一肚子话要说。在他看来,这是一种没有办法之下的非常规方式,且不能依为重点,否则会吃大亏。可在外东北这边呢,事实上的职业兵只有一个辽东新军第一师的第三步兵团,且因为防守范围过大而不克分身,无法照顾到各个地方,因此事实上地方唱主角的就是民兵,这就是问题所在了。
好在炮兵弟兄们地表现比较给力!这个对技术要求很高的兵种老兵比例很高,只见这些人一点也不慌张,在军官的命令下调了七八门轻型陆战野战火炮过来,然后隔着铁丝网就对着俄军骑兵密集处发炮轰击,一下子打得猝不及防的俄军人仰马翻,阵型也稍稍有些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