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产学研体系(一)
1663年10月15日,晴,平安县。
宋强闻言有些了然,作为前中学教师,氯酸钙与氯化钾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复分解反应,最终生成氯酸钾这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的事情,他也是了解的,而且也在实验室环境下成功制得过。不过,眼下刘雪飞这么说,那么是否表明氯酸钾这种原料的工业化生产也逐渐被摸索出来了呢?如果是真的,那可就有意思了。
也就是说,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可能仅仅是限于后世高中级别的(个别研究深入的知识水平可能会高些),但所作所为却完全是后世研究生的做派,由此也可见东岸高中生的金贵,这么些年来培养出来的学生如今基本已身居各企业研发部门、各技术类中专、各教育部门的中坚,为东岸基础技术水平的提高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呵呵,宋叔叔,您是化工界的老前辈,日理万机,既要管理工厂生产,还要开拓市场,更要培养工人,自然是没时间来做研究了。当然了,如果贵厂技术科的人把这些活也一并干了,那么我们自然院化学所的脸往哪儿搁啊。”刘雪飞笑呵呵地说道,“对了,这次的尾气处理生产线怎么样?漂白粉的生产稳定了吗?”
值得一提的是,全国仅有的这两所高中可不是每年都招收学生的,盖因其独特的运作模式决定了老师们(多为专业研究人员)没有太多的精力与时间来教授学生。这里的“学生”与其说是学生,不如说是研究助手或学徒更准确些,因为他们除日常学习之外,平时还要广泛参与到各项科学实验及技术攻关之中,甚至在一些与地方企业合作的项目中,他们还要出任技术指导。借用后世的一个词汇来说就是,这些人都是不折不扣的“天之骄子”。
“经过前面三次的小规模试生产来看,已经比较稳定了。盐酸与二氧化锰加热产生的氯气,与熟石灰浆共同作用发生反应,生成的液态漂白粉质量非常好,平安供水厂给我们的回馈就是,以后就用我们的漂白粉漂白饮用水了。”宋强很有信心地说道,“当然也有一些厂家希望我们能够生产干燥的漂白剂,而不是目前的液态产品,这可能需要生产线上做一些小小的改动。”
刘雪飞是前国家主席刘为民的女儿,从小喜爱化学的她一早便利用身份以及那么一份不算太过出众的天赋,被招录进了自然科学研究院附属高中内进行学习,至今已经毕业快十年了。这十年间,酷爱化学的她一直在自然科学研究院内工作,偶尔也兼职到附属高中内授课,教授一帮经过严格筛选后选进来的学生,以将知识传承下去。
“平安织造厂那边怎么说呢?”刘雪飞又问道。
毋庸置疑的是,自然科学研究院附属高中和工程技术研究院附属高中这两所全国仅有的高级中学,已经不折不扣地代表了如今东岸共和国新一代的最高学术水平了,而且在这个星球上也是水平最高的,就凭他们掌握的大量超时代的知识。
“他们更希望直接用氯气对棉布进行漂白,那得把布匹送到我们这来了,无端增加了运输成本。不过看他们的样子,用氯水漂白过的棉布制品应该是作为高档品来出售的,价格本身就高,完全可以将这些运输成本转嫁过去嘛,本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实在不行,他们要是嫌远的话,也可以让平安街车公司开通到我们厂的马拉货运轨道车专线嘛,这样成本就低很多了。”宋强满不在乎地说道:“我们一条生产线一天就能漂白一千多件棉织品,产能完全足够了。相比于平安织造厂,靖江造纸厂对漂白的需求才更大啊……”
大名鼎鼎的自然科学研究院附属高级中学内,刘雪飞刚给一群高中学生们上完化学课。课程的内容是如何利用电池组对各种化学物质进行分解,比如苛性钠是如何在通电的情况下分解成氢、氧和纳的,至于其他的电解饱和食盐水等试验,也已经在以往的课程上讲过了。
“呵呵,没想到这些副产品的利润,如今看起来也不小呢。宋叔叔,可要记得副产品的处理专利是我们自然院化学所的哦,10%的专利费,每年可都要按时缴纳呢。”刘雪飞闻言娇笑着说道:“我们后面还在研究漂白粉成分中氯酸钙的进一步工业化应用呢,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当然还是有些去杂、反应效率等问题无法解决,不过也快了。”